李逵个人介绍资料中文名:李逵 绰 号:黑旋风 星 位:天杀星 梁山座次:22 别 名:黑旋风,铁牛 国 籍:中国(北宋) 民 族:汉 出生地:山东沂州沂水县百丈村 职 业:牢头、梁山泊步军头领、镇江润州都统制 主要成就:斗张顺,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主要成就:元夜闹东京,扯诏骂钦差 从征大辽、王庆、田虎、方腊 所处时代:北宋 兵 器:两把夹钢板斧 历史时期:宋朝人物名人录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人成为好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来常常成为水浒题材的绘画、影视重点表现的情节。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 李逵是元杂剧中的重要角色,但在《水浒传》成书后,因为书中塑造出相当数量形象生动的人物,而李逵的形象也逐渐定型为文化程度较低的鲁莽汉子,所以在后来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水浒戏中,李逵的显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也仍是较重要的角色。如在明代杂剧《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李逵担任梁山军征辽先锋,戏份、唱词较多。 人物生平《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一文学形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以下情节是根据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概括的。其他现存版本中,起源较早的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文简事繁本)系统中的征田虎王庆部分与《水浒全传》不同(一般认为全传本是根据简本改编),金圣叹评本(70回本)无大聚义后情节。 初次出场 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人成为好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来常常成为水浒题材的绘画、影视重点表现的情节。 江州劫法场 数日后,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诗,被无为军在闲通判黄文炳解读为反诗,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发,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后戴宗为救宋江,传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黄文炳识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斩。 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条好汉赶到江州,劫了法场。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动的情况下,也独自从预先藏身的楼上跳下,砍翻两个刽子手,与梁山众人同时在法场里厮杀。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杀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领晁盖对他喝阻也无效。其后李逵和梁山众人打入无为军,杀了黄文炳,并从此与江州的张顺等人随宋江上了梁山。 沂岭杀四虎 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李云在押送李逵的路上,遇到早已得知此事的朱贵、朱富兄弟,被麻翻。李逵因此被放出,李云、朱富也因此上了梁山。 杀害小衙内 之后,李逵参与了梁山三打祝家庄等行动,杀祝龙、祝彪等,灭扈家庄。 李逵听从吴用的吩咐,为了让朱仝上梁山,杀了沧州知府之子小衙内。朱仝深恨李逵,欲要性命相搏。李逵因此留在柴进府上暂避。 打死殷天锡 李逵在柴进庄上住了一月。期间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因被高唐州新任知府、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仗势欺压而气死,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导致柴进被捕入狱。为了救柴进,梁山发兵攻打高唐州,却因高廉会妖法而受阻,于是李逵与戴宗受命去蓟州请公孙胜来破高廉。 斧劈罗真人 戴宗以神行法与李逵一起前往蓟州,并在路上利用神行法作弄了李逵一番。两人见到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后,因罗真人不放公孙胜走,李逵一气之下斧劈罗真人,却被罗真人以道术教训一番。罗真人表示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取得公孙胜出山后,在返回的路上,李逵又与金钱豹子汤隆结拜,并带其上山。此后公孙胜以罗真人所教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李逵为了弥补过错,到井下救起了柴进。 大聚义 晁盖曾头市中箭,宋江暂代寨主之位后,一日宋江、吴用听做道场的和尚说起卢俊义,便决定赚其上山。吴用与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哑道童到大名府,把卢俊义诱到了山上。后来卢俊义因吴用所题反诗以及总管李固叛变被抓,差点送命。梁山两次派兵攻打大名府,李逵亦在其中。 后来凌州单廷珪、魏定国受命征梁山,李逵独自下山,企图去凌州斩杀二将。路上劈了未上梁山而自称梁山好汉的韩伯龙,又结识了焦挺、鲍旭,并将他们带上梁山。 后来单、魏二人被关胜收服,也上了梁山。梁山打破曾头市,又打了东平、东昌二府之后,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根据天降石碣名号,李逵为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排名二十二,又获步军头领之职。 元夜闹东京 大聚义之后,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闹以示不满,宋江假意要斩其头。 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东京看灯,李逵也要跟随。到了东京之后,宋江等与名妓李师师见面,李逵见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杨太尉,又放火并大闹。幸得梁山军马到城下将众人护送出城。 接下来的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黑旋风乔坐衙燕青打擂几个故事,都是以李逵和燕青为主角,与全书主线关联甚少的情节,而且多数都很可能直接取材自元杂剧故事。其中双献头一节为李逵误信他人所言,以为宋江强抢民女,要杀宋江,后来得知是他人冒充之后,杀了冒充者,回山负荆请罪,应取材自元杂剧《李逵负荆》,这一故事通过戏曲等的传播,在后世流传甚广。 南征北战 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之时,态度恶劣。李逵愤怒,将诏书扯得粉碎。后来童贯带兵攻打梁山,李逵与几名步军将校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配合作战,有斩杀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等战绩。 后来梁山受了招安,李逵以梁山军的一员,参与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之战,仍常与鲍旭、项充、李衮配合,多有斩将。其中征讨田虎之时,有内涵曲折的李逵梦闹天池一节,写李逵在梦中见到母亲、杀了奸臣恶霸等,又得到要夷田虎族,须谐琼矢镞的暗示,引出后来成为张清妻子的琼英。 饮毒身亡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 人物起源很多《水浒传》人物一样,梁山好汉李逵这一形象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根据《宋史》等记载,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头领有三十六人,但多数姓名并无记载。而史载两宋之交的确有一名为李逵的将领,有学者将其列入李逵可能的历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与《水浒》之李逵并无任何相符合之处。 而在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最早出现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其中包括了黑旋风李逵。在大约同一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李逵也作为宋江部下之一出现,但并无专门情节。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在元杂剧中,李逵的形象很快丰满起来,现存的资料显示,与水浒故事相关的剧目中,以李逵为主角的占据极大比重。著名的剧目包括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等。总体来说,前期的剧目中,李逵多为风流才子形象,后期的形象则逐渐趋近于憨傻大汉。这一演变,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础。而部分元杂剧中的李逵情节也进入了《水浒传》之中。另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著名剧作家朱有炖也作有《黑旋风仗义疏财》,此剧与《水浒传》小说面世的先后顺序尚有争议,但应是取材自宋元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的水浒故事,而没有受《水浒传》的较多影响。 续书形象李逵在《水浒传》70回本(金圣叹评本)的各种续书中都延续了原著里鲁莽、直率、好战的特点。李逵有出场的70回本续书包括了《荡寇志》《残水浒》《水浒新传》《贼三国》等。 其中在《荡寇志》中,李逵是在梁山被荡平过程中没有阵亡,最终被押赴汴京处死的少数好汉之一。 至于百回本续书,因李逵已饮毒酒身亡,无法再次出场。但是明末清初陈忱的百回本续书《水浒后传》中,李逵出现在了李俊的梦里。 人物评价赞诗 家住沂州翠岭东 杀人放火恣行凶 不搽煤墨浑身黑 似着朱砂两眼红 闲向溪边磨巨斧 闷来岩畔斫乔松 力如牛猛坚如铁 撼地摇天黑旋风 名人评语 历代评论者评论《水浒传》中的李逵时,角度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肯定李逵的天真、直率、极质朴的道德观念及反抗意识,如: 李卓吾: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为善为恶,彼俱无意。 金圣叹: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毛泽东:李逵什么也没有学,仗打得很好,岳飞也不是什么地方毕业。 顾学颉:(李逵)憨直、淳朴、鲁莽、富于反抗性和同情心。 牟宗三:此中之人物以武松、李逵、鲁智深为无曲者之典型,而以宋江、吴用为有曲者之典型。就《水浒传》言之,自以无曲者为标准。无曲之人物是步步全体呈现者,皆是当下即是者。吾人观赏此种人物亦必须如如地(as such)观之。如如地观之所显者即是如是如是。 二是批评李逵的极端鲁莽嗜血和不加掩饰的兽性本能,如: 余象斗:李逵铁心,鹤泪猿悲。 鲁迅:我却又憎恶张翼德型的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欢张顺的将他诱进水里去,淹得他两眼翻白。 王学泰:像李逵这种蛮不讲理、缺少理性思考、出手极黑的人,对于不想驱使他人的人们来说是可厌、可恶、又可怕的。 研究型评价 此外,很多评论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形成和被接受的原因。有的从社会 康凯版李逵和历史的角度研究,认为其优点和缺点都源于其出身——农民阶级的特性;有的认为李逵是心智不健全导致心理扭曲的人;也有的从书中罗真人对李逵的评语入手,分析李逵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宗教观的体现,是一个半神半兽的角色;还有的则从文学创作本身上讲,认为李逵只是一个插科打诨的人物,纯粹是用来衬托宋江等人的,根本不用对其作任何认真的看待;还有人认为李逵是梁山后期唯一一个没有愚忠宋江的人,唯一一个彻底反对招安之人,他用看似疯狂鲁莽不可理喻的行径表达了富于反抗性的内心,堪为梁山最大智若愚的人物。 李逵是《水浒》中性格特色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大众读者对李逵的评价大多是鲁莽残忍好杀又不失可爱。但在嗜杀的表象下,隐藏着作者施耐庵的深意:塑造一个有勇气铲除一切并极度藐视封建社会制度、礼法传统的非主流英雄,这是作者施耐庵对自己所处社会的不满表达和精神宣泄。天杀星这一名称赋予李逵,不仅实至名归,更是承载着作者施耐庵渴望冲破封建社会枷锁的一种诉求。 艺术形象戏曲形象 李逵是元杂剧中的重要角色,但在《水浒传》成书后,因为书中塑造出相当数量形象生动的人物,而李逵的形象也逐渐定型为文化程度较低的鲁莽汉子,所以在后来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水浒戏中,李逵的显要程度有所降低。 但也仍是较重要的角色。如在明代杂剧《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李逵担任梁山军征辽先锋,戏份、唱词较多。 在清朝至近现代的戏曲中,也有不少以李逵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剧目,其中多数直接来源于《水浒传》情节。以京剧为例,就有《闹江州》《丁甲山》《李逵探母》《黑旋风李逵》《李逵大闹忠义堂》等著名剧目或名段,情节基本集中在江州劫法场到李逵下山接母部分,或大聚义之后的杀冒充宋江抢民女者的情节(即李逵负荆故事)。 在京剧中,李逵属于架子花脸,表演中重念白和工架,唱腔不多。京剧名家袁世海即很擅长李逵戏。
影视形象 1972年邵氏电影《水浒传》(及1975年《荡寇志》):樊梅生饰李逵 1973年BBC版(日版)《水浒传》电视剧:大前均饰李逵 1980年代初山东版《水浒传》电视剧:董子武饰李逵 1997年电影《李逵传奇》:徐锦江饰李逵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赵小锐饰李逵 2011年版《水浒传》电视剧:康凯饰李逵 2013年电视剧《武松》:池程饰李逵 此外还有动画片《真假李逵》(1981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