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金山区名人录 清[公元1642年-1725年] 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一等第6名。改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编纂。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侍讲学士,为康熙帝讲解《资治通鉴》。他娴熟史学,触类旁通,每讲一篇,必获康熙帝赞赏。因弟王鸿绪事累及,奉旨休致。不久又应召入京。康熙四十二年升礼部侍郎。任职10年,凡朝廷庆贺或祭祀等大典,他斟今酌古,处理得体。康熙五十一年,迁吏部右侍郎,后升工部尚书。康熙五十二年、五十四年两次主持会试,因遴选得人,于康熙五十七年进升武英殿大学士,时已78岁。次年,以年老乞休,康熙帝慰而留之,并赋诗相赠:“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因以为号。雍正元年(1723年)进太子太傅。次年,再次乞休。雍正帝温谕慰留,备极眷顾。年84岁卒于官。雍正帝辍朝相祭,赐谥“文恭”。他天性淳厚谨慎,凡处大事常用暗喻示意或婉转相劝,而事情往往立为改观;又不居功自傲,提拔人才,从不愿身受者知其功。著有《松乔老人稿》、《清峙堂集》、《世恩堂集》35卷、《螺舟绮语》2卷及《兰雪堂词》等。 张堰镇 张堰这个地名,显示了张堰历史的重厚。“张”字的来历,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追隨赤松子游,曾到此隐居。张堰镇上至今还存有“留溪路”的街名。“堰”字,指唐末五代(公元907年左右)所建华亭濒海之“堰海十八所”,至清乾隆年间,“所存者唯张泾一堰”。张泾堰的遗址,就在今张堰镇石皮弄口。张堰镇就建在古代张泾堰的旧址上。 人们往往用“沧海桑田”…… 详细++
同年(公元1642年)出生的名人: 叶映榴 (1642~1688) 上海市浦东 吴世璠 (1642~1681)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 郑雷震 (1642~1717)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吴恭 (1642~1712)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毛万龄 (1642~1685) 浙江省杭州萧山 同年(公元1725年)去世的名人: 觉罗满保 (?~1725) 满洲正黄旗 黑龙江 彼得大帝 (1672~1725) 俄罗斯帝国之父 欧洲俄罗斯 许贺来 (1656~1725) 云南省红河石屏县 温都·鄂海 (?~1725) 满洲镶白旗 黑龙江 杨宗仁 (1661~1725) 汉军正白旗 辽宁省辽阳太子河区 敦肃皇贵妃 (?~1725) 汉军镶黄旗 安徽省蚌埠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