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北京名人 爱新觉罗·胤祐

爱新觉罗·胤祐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北京市 东城区人物

清[康熙帝第七子]

淳亲王胤祐,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封和硕亲王。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葛尔丹,以功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公元1718年),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出征西陲,奉命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因其受命以来,恪尽其职,诸务毕举,颓风靡习渐至改变,是以雍正元年四月(公元1723年)晋封和硕亲王,仍号淳。后来,以疾解旗务。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卒,谥曰度。刻碑记功,诏褒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刻碑记功,诏褒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祐"

相关信息

圣祖皇七子淳度亲王允祐一家人皇七子淳度亲王允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庶妃戴佳氏即成妃出,有残疾。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六十一年十一月,与受末命。雍正元年四月,晋淳亲王。八年庚戌四月初二日辰刻卒,年五十有一,谥度。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七人女十人。


人物关系:

鼻祖:

爱新觉罗·充善 (?~1467)

远祖:

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

太祖:

爱新觉罗·福满

烈祖:

爱新觉罗·觉昌安

天祖:

爱新觉罗·塔克世 (1543~1583)

高祖: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 清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曾祖: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 清朝皇帝

爷爷: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 清朝皇帝

奶奶:

顺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1640~1663)

叔祖父:

爱新觉罗·硕塞 (1628~1654)

爱新觉罗·豪格 (1609~1648)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1642~1656)

爱新觉罗·叶布舒 (1627~1690)

爱新觉罗·韬塞 (1639~1695)

爱新觉罗·常舒 (1637~1699)

爱新觉罗·高塞 (1637~1670)

爱新觉罗·洛博会

爱新觉罗·洛格 (1611~?) ,满族

姑奶:

建宁公主 (1641~1703)

固伦淑哲公主

固伦淑慧长公主

固伦雍穆长公主 (1629~1678)

固伦永安长公主

固伦端靖长公主

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 (1625~1663)

固伦端顺长公主

父亲: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 清圣祖,玄烨

兄弟: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1678~1735)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侄子: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 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

侄孙: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1760~1820) 嘉庆清朝第七位皇帝

爱新觉罗·永璇 (1746~1832)

爱新觉罗·永琏 (1730~?)

爱新觉罗·永琪 (1741~1766)

爱新觉罗·永瑆 (1752~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爱新觉罗·永璜 (1728~1750)

爱新觉罗·永琮 ,满族

乾隆和硕和嘉公主 (1745~1767) ,满族

固伦和敬公主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璘 (1766~1820)

固伦和静公主 (1756~1775)

清高宗乾隆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爱新觉罗·永瑢 (1743~1790)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璂 (1752~1776)

爱新觉罗·永璋 (1735~1760)

爱新觉罗·永璐 (1757~1760)

爱新觉罗·永璟

爱新觉罗·永珹 (1739~1777)

爱新觉罗·弘曕 (1733~1765) 甄嬛传

爱新觉罗·弘昼 (1712~1770)

侄孙:

爱新觉罗·永琨 (1743~1802)

爱新觉罗·永璧 (1733~1772)

爱新觉罗·弘时 (1704~1727)

爱新觉罗·弘晖 (1697~1704)

爱新觉罗·弘昀 (1700~1710)

爱新觉罗·弘昐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 康熙皇帝第八子

爱新觉罗·胤礽 (1674~1725) 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晳 (1694~1742)

爱新觉罗·胤禟 (1683~1726) 康熙帝的第九子

爱新觉罗·胤祉 (1677~1732) 康熙第三子

爱新觉罗·胤禔 (1672~1735) 康熙帝长子

爱新觉罗·胤礼 (1697~1738) 清康熙帝第十七子

爱新觉罗·胤祥 (1686~1730) 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

侄子:

爱新觉罗·弘晓 (1722~1778) ,满族

侄孙:

爱新觉罗·永蔓

爱新觉罗·永琅

爱新觉罗·弘晈 (1713~1764) ,满族

爱新觉罗·弘暾 (1711~17) ,满族

爱新觉罗·弘昌 (1706~1771) ,满族

爱新觉罗·胤禧 (1711~1758)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祎 (1706~?)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爱新觉罗·胤禵 (1688~1755)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 康熙第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禑 (1693~1726)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禄 (1695~1767) 康熙皇帝第十六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普 (1713~1743) ,满族

侄孙:

爱新觉罗·永瑺 (1736~1787) ,满族

爱新觉罗·胤俄 康熙第十子

爱新觉罗·胤祁 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祕 康熙第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祺 (1679~1732) 清康熙帝第五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升 (1696~1754)

姊妹:

固伦纯悫公主 (1685~1710)

固伦温宪公主 (1683~1702)

固伦恪靖公主 (1675~1735)

固伦荣宪公主 (1673~1728)

叔伯:

爱新觉罗·福全 (1653~1703)

堂兄弟:

爱新觉罗·保泰

爱新觉罗·保绶

堂侄:

爱新觉罗·广禄 (1706~1785) ,满族

爱新觉罗·常宁 (1657~1703)

堂兄弟:

爱新觉罗·满都护 (1674~1731)

爱新觉罗·文殊

爱新觉罗·卓泰 (?~1705) ,满族

爱新觉罗·对清额 (1700~1962) ,满族

爱新觉罗·永绶 (?~1686) ,满族

堂姊妹:

固伦纯禧公主 (1671~1741)

爱新觉罗·隆禧 (1660~1679)

爱新觉罗·永干 (1660~1667)

爱新觉罗·奇绶 (1659~1665)

11

送花
13
上一篇:爱新觉罗·永琮
下一篇:爱新觉罗·胤祕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北京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