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 邱俊,号世杰,白宫四平村人。自幼聪颖好学,知书达理,受人喜爱。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赴省乡试,中式第16名举人。甲辰(1424年)赴京殿试获三甲第9名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在任时间对饱食终日无可事事的庸 ...……[有缘得见]
  • 刘润德,畲江大湖腊树下人。清朝中叶,在新加坡经商。由于经营有方,发展成为百万富翁,乡人称其外号“刘百万”。刘润德经商致富后,在广州、梅城、畲坑等地广置产业。在广州、梅城各建一座华堂,在畲坑圩置10多间店 ...……[有缘得见]
  • (1848—1904)温仲和,字慕柳,号柳介。是晚清学者、岭东名宿、《光绪嘉应州志》总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温仲和生于梅县松口大塘村。少年就读于私塾,十七岁入嘉应州学,与黄遵宪同窗。清光绪十一年(1885 ...……[有缘得见]
  • (1851—1907)郑安寿,字音楼,清咸丰一年(1851年)出生。城东黄竹洋人。少时在乡读书,接受中国文化教育。及长,只身到马来亚,后与友人合资经营锡矿。因他精明干练,勤毅笃实,不久即大有成就。他虽积资巨万,但不 ...……[有缘得见]
  • (1834—1908)古今辉,字宜珊,城东莲塘村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天赋聪颖,勇力过人。20岁赴马来亚、安南(今越南)经商。清同治五年(1866年),他只身经澳门赴安南,后因船误而改变计划,往檀香山。抵 ...……[有缘得见]
  • (1851—1911)(1861—1921)张榕轩,原名煜南;张耀轩,原名鸿南。是同胞兄弟,榕轩为兄,耀轩为弟。梅县松南圳头人。同是当时著名华侨实业家和印尼的侨领。张榕轩少时就读于私塾,其父在松口经营小杂货店,因本小 ...……[有缘得见]
  • 张运喜,梅县丙村人。生性睿敏,聪明机智。幼年入私塾,受蒙训和诗书的薰陶,知礼识义,且少怀大志,异于常人。认为株守穷乡僻壤之家园,难有多大作为。斯时海运已开,乃抱凌云壮志,毅然背井离乡,辞别亲友。初抵马 ...……[有缘得见]
  • 李桐生,松口人,马来西亚雪兰莪嘉应会馆创办人之一。生性聪敏,好读书,秉性慈和,侍亲至孝,当为乡里贤达所称许,卒以贫故,不克竟其所学,而引为终生抱憾之事!他虽幼年失学,然少怀大志,眼光远大,认为僻处乡里 ...……[有缘得见]
  • (1870—1911)温生才,梅县丙村红光村人。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早年在镇平(今蕉岭县)读书。后赴广州投军。因目睹清政之腐败,乃洁身引退,转赴香港改习修理机械。光绪二十九年(1903 ...……[有缘得见]
  • (1867—1911)陈敬岳,字接祥,丙村横石人。是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品行高洁,奋发读书,不随流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往马来亚,在吉隆坡埠一间华文学校任教,加人中和堂(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联络华 ...……[有缘得见]
  • 周增(1892—1911)周增,字能益。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世居梅县松口蟹形周屋。性刚直,善技击。15岁时弃学从商,随父在松口经营木材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周增到同盟会员谢良牧、温靖侯、姚雨平开设的“ ...……[有缘得见]
  • (1879—1911)饶辅庭名可权,字竞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梅县松口石盘桥村人。幼年因家贫无法入学。仅在劳动之余跟同村儿童学习认字。稍长,读书能自悟新理,深知必须推翻帝制才能富强。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在 ...……[有缘得见]
  • 郭典三(1877—1911)梅县丙村联和村人。辛亥革命先烈。早年随父到荷属东印度(即现印度尼西亚)亚齐经商。时孙中山在海外鼓吹革命。郭典三受此影响,毅然回国参加同盟会,入松口体育传习所,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清光 ...……[有缘得见]
  • (1851—1911)潘祥初,梅县南口寺前村(今南口镇侨乡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随乡人飘洋过海到爪哇巴城(今印尼雅加达)谋生。起初到一间商店务工,平日省吃俭用,几年后,积下了一笔钱,便自设商店经营。由于 ...……[有缘得见]
  • 谢益卿,又名双玉;谢梦池,又名春生、荣光,他们是父子俩,梅县松口镇铜盘村人。益卿20多岁时远渡南洋谋生,先到荷属婆罗洲之坤甸一家进出口货栈当助手。由于他忠诚能干,数年后被提升为财库,以后又委为总管。经过 ...……[有缘得见]
梅州市推荐榜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