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玉明[马头琴大师] 辽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物 包玉明,出生于1963年,籍贯辽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我国杰出的马头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头琴学会常务理事、辽宁音协马头琴学会会长,现任阜蒙县文化局副局长兼阜新民族艺术团团长。2025年3月17日,他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艺术成就获得权威认可。 包玉明成长于阜蒙县泡子镇聚将屯村的蒙医世家,祖辈和父亲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蒙医。然而,他并未遵循父亲的期望走上从医之路,而是凭借对音乐的热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儿时,父亲为他购置的小提琴,点燃了他对音乐的最初热情,而偶然从村子高音喇叭中听到的马头琴声,更让他从此与这一民族乐器结下不解之缘。17岁时,包玉明考入阜新民族艺术团,随后被派往通辽学习马头琴。在此期间,他有幸得到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的赏识,成为其关门弟子。此后,他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作曲系深造,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与自身天赋、努力的共同作用下,艺术造诣日益精进。 在艺术生涯中,包玉明成绩斐然。他曾三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舞台,多次参与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2002年,受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部邀请,在吉隆坡举办马头琴独奏音乐会;2007年,出版马头琴创作和演奏专辑《可爱的蒙古贞》《古韵今声》;2008年,应北京奥组委邀请,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为全世界观众带来极具草原特色的精彩表演。他的演奏还多次荣获辽宁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 作为将马头琴引入辽宁音乐界的先驱,包玉明不仅在专业领域屡创佳绩,还积极推广马头琴艺术。他曾在辽宁大剧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全方位展示蒙古族音乐魅力与马头琴演奏技巧。在担任阜新民族艺术团团长期间,面对艺术团发展困境,他带领团队创编40多个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深入厂矿、农村、社区演出,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艺术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包玉明对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事业满怀热忱。尽管凭借出色的艺术成就,他拥有诸多发展机遇,但他始终心系家乡,坚守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他免费教授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头琴爱好者,全力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面对马头琴习者渐少的现状,他深感忧虑,积极推动马头琴艺术的教育普及工作。当沈阳音乐学院计划成立马头琴系并聘请他担任教授时,他欣然应允,认为这将为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5-6 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