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朝代人物人物故事名人 主父偃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主父偃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阅读

主父偃(yǎn)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大臣,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曾一年之内被武帝提拔了四次,主父偃像是坐上火箭一样蹭蹭升迁,羡煞旁人。但是最后,主父偃却是被汉武帝下令诛杀,还灭了全族。

世人总把主父偃和东方朔相提并论,说他们都是怪人,都是大智慧的人。但是结局截然不同,东方朔是自然死亡,而主父偃却落得全族惨死的下场,这是因为什么呢?

主父偃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在齐地游学的时候,因为自个学的是武帝推崇的儒学,跟周围的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交不到臭味相投的朋友,只好离开了齐地。即使之后到了燕、赵、中山等诸侯国,没有出色的社交能力的主父偃,依旧交不到朋友,也不能够受到各诸侯王的赏识,没法在朝堂上一展身手,内心十分苦闷。

没啥朋友的主父偃无处去诉说自己的失意难过,憋得久了,得了心理疾病,有点报复刑人格。在他成了武帝身边的红人之后,大肆收贿。即使有人来劝说他,他也毫不在意,破罐破摔地说:老夫前半生一直穷困潦倒,也没有父母亲友的关心,一直活得很孤独。现在他们这样来巴结我,我有种被珍视的感觉,我无法拒绝。反正我都老了,这些事好与不好,我都不在乎了。

这样的主父偃有点让小编心疼。

主父偃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没白读,于政事上很有见地。当初也是因为一份奏章让汉武帝生了兴趣,想要看看主父偃到底是何方神圣,才有了后来的次次升迁。

主父偃提出的政见最深得刘彻之心的就是推恩令,即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使得诸侯国越分越小,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那时武帝正想着怎么才能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这个问题,主父偃提的办法简直是正中武帝下怀,实在是有太多对待藩王手段不当导致他们反了引起朝堂动荡的例子了,这样做就不会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感。为武帝解决了这么一大难题,也难怪武帝很是喜欢主父偃了。

之前提到主父偃有点报复型人格,他确实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得罪过他的人,全都不放过,加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把人给杀了。就算是当初对他冷眼相待的人,他还怪罪人家看不起他,还是要加以罪责。到这里小编觉得主父偃都有点心理变态了。

主父偃也没忘记当年他再诸侯国受到的冷遇,首先开刀的就是燕王。燕王也是自己不检点,霸占庶母、强占弟媳,这样的丑闻正好给了主父偃报仇的机会。主父偃不仅把这些上报给了武帝,还添油加醋说了些有的没的,吓得燕王自杀了。

燕王也真是怂包一个,也没等到武帝详细的了解这件事情就自杀了。不过,被主父偃盯上、想着法儿要报复你的人,还是自杀好一点。

接着是齐王,主父偃奉命去齐国当宰相,监视齐王的一举一动。传闻是主父偃查到齐王与自己的姐姐有一腿,就追究齐王的罪责。齐王一听,想到了燕王,于是也急吼吼的自杀了。

主父偃弄死了齐王,也为自己引来了祸患。他的政敌公孙弘不满他很久了,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就想乘此机会借武帝之手杀了主父偃。于是就对武帝说:齐王肯定是被主父偃迫害致死的,之前他还收了很多贿赂之财,,如果不杀了主父偃,怎么堵住百姓的悠悠之口啊!

武帝大怒,下令斩杀主父偃,还诛其全族。主父偃死了,也只有一位他的门客为他收敛了尸体。主父偃做了那么多坏事,也算是报应了。

10

送花
13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