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阅读 任务的档案 姓名:梅尧臣 别名:宛陵先生 字:圣俞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北宋 出生地:宣州宣城 出生日期:1002年 逝世日期:1060年 信仰:道教 职业: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成就:宋诗的开山祖师 代表作品:《宛陵先生集》、《悼亡三首》 梅尧臣是普通农家出身,自幼家庭贫困。但是梅尧臣却十分喜爱读书,为了能读书,可以说是花了大精力了。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十六岁乡试不中,家里再没有余钱供他继续读下去,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阳,当了一个主簿。他后来又连续在孟县和桐城县担任主簿一职,三任主簿的经历,让他写下了《五月五日》。 连续担任三县主簿之后,梅尧臣依照旧例被升为知县。梅尧臣在担任县令之时,为人诚厚,刚正执法,能走到老百姓中间,体会民生疾苦。 也许是因为梅尧臣自己就出身农家,所以他很能体会贫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所以在为官之时,尽职尽责,很是为老百姓办了些实事,作了许多会政于民的事情。为了能够更好的知道老百姓所需,他经常不辞艰辛,走访各地,访问农人、烧瓦匠、贫困妇女。 遇到山林发大火的时候,他不顾生命危险,赶赴山林大火的现场,指挥灭火事宜。洪水泛滥的时候,他也亲自到各地溪流前往侦察。 正是他这种为民着想,为民执政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和尊崇。尽管后来他调离了任地,当地老百姓也仍然感念他,修建梅公亭感谢梅尧臣为他们做的事情。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梅尧臣代表作品 《春寒》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 《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