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阅读 颜元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他批判传统的宋明理学的教育主张,继承和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六德、六行、六艺的发展。总之一句话,他批判自汉朝以来重文轻实的教育主张,而提倡实学。 首先颜元批判传统教育,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教育主张。认为传统的教育已经脱离了实际,不能培养出实干型人才,无法带领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他甚至曾说: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也。另外对于传统教育,将义和利;理和欲对立起来的想法是十分偏见的,实际上二者并不存在明确的对立关系,认为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除了批判传统教育之外,还对当前的八股取士制度表示了厌恶,甚至可以说是憎恨。他特别明确的指出了八股取士制度,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危害,对八股取士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这种取士制度,不仅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反而会将学生引入歧途。他说: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元的这种思想,放在今天来看是十分正确的。毕竟的确是越来越严苛的八股取士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众人都被束缚在方框里。以致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热潮的中国,在近现代思想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颜元推崇实的教育而抨击虚的教育,他认为尧舜周孔时代的学术便是真学、实学,所以大力提倡当时的六府、三事、三物。强调孔子留下的三物教育。三物实际上就是《周礼地官》所云的六德、六行、六艺。六德指:知、仁、圣、义、忠、和。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行指:孝、友、睦、姻、任、恤。其中六艺是根本,六德、六行分别是六艺的作用和体现。 颜元一手创办的漳南书院可以说是颜元这种教育思想的最好体现。在漳南书院的课程表中,包括有: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可以说是包括了各个方面,力争培养出真正的实干型人才。 颜元一生的教育思想,都在于实字,以实代虚。不仅尽量教育学生各个方面,并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验证自身所学。 颜元名人名言: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 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一风俗而成治功,莫善于取人以德,其本莫重于谨痒序之教。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功也且全恩。 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 为爱静空谈之学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废事,遇事即茫然,故误人才败天下者,宋学也。 有圣贤之言可以引路。会乃不走路,只效圣贤言,便当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荡荡周行道上,鲜见其人也。 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是,则一二人之见不可易也。非,则虽千万人同,不随声也;岂惟千万人,虽百千年同迷之局,我辈亦当以先觉觉后觉,竟不必附和雷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