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阅读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后世学者常常称其为阳明先生,因此王守仁也叫王阳明。 王守仁二十二岁中举,一直到二十八岁时才高中弘之十二年进士,此后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守仁少时经历过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的事件,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王守仁此后研读兵书,希望能报效祖国。在他为官期间,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也算是实现了年幼之时的誓言。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开创阳明心学,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王守仁立德、立言于一身,接近圣人孔子。 历史上王阳明的政绩不少,哲学成就也颇高,但是因为他在仕途上的受挫,所以相比于政治家,作为思想家的王阳明成就更高。而他言行一体,几近圣人,所以历史评价极高。 朱载垕说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黄宗羲言: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张廷玉赞其: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孙中山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王守仁不仅仅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家。王守仁一生著作颇多,《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等,也有许多诗歌流传于世。 【化城寺】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移居胜果寺】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