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历史故事清朝故事名人 慈禧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是如何度过的?有谁陪在她身边吗?

慈禧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是如何度过的?有谁陪在她身边吗?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历史背景:清朝故事阅读

慈禧【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葬于定东陵。

慈禧平时患有胃肠之病,但身体素质很好,不影响她的政务活动。《慈禧外纪》记道:虽以七十之高年,而毫不呈衰壮者也。然此外亦无大病,精神仍好,言语如昔,仍每日勤劳国政。太后常自言能享高寿。这个记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但是自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以后,慈禧的身体突然不适。到了九月,即增加了腹泻病。以后腹泻久治不愈,且愈发严重。自十月初六日(10月30日)起,太医院院使张仲元为慈禧主治。当日的脉案是:十月初六日,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较前稍平。肠胃未和,寅卯辰连水泻三次,身肢力软。总有肺不制节,水走两间,脾运迟住,是以食储杂等症未减。说明慈禧身体消耗很大,已十分衰弱。

十月初十日(11月3日)是慈禧的74岁寿辰。连续庆贺六天,慈禧必亲自到场。这对慈禧的病情影响很大。

十月十四日(11月7日),慈禧的病情明显加剧。由名医吕用宾入诊,其脉案云:皇太后六脉均见数象,寸口微浮。头痛目倦,心中鹪(jiāo)辣难受,烦躁不安,口渴舌干,咳嗽,时而恶寒发热。种种病情,皆由胃气不降,表感不清,湿热蕴结所致。

十月二十一日(11月14日),慈禧的病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然更加严重了。张仲元、戴家瑜的脉案云:皇太后脉息左寸关至数不均,右部仍燥。肝气冲遂,胃燥不清,以致时作咳嗽,顿引胸肋窜痛。口渴舌干,精神异常委顿,小关防多,胃纳太少。

十月二十二日(11月15日),张仲元、戴家瑜做出最后诊断:皇太后六脉已绝。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未刻(午后1时至3时),慈禧太后宾天了。

慈禧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最后因病而逝,也不得不放下政权、撒手人寰了。死后葬于定东陵。

7

送花
13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