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个人介绍资料本名:伊籍 字号:字机伯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兖州山阳(今山东金乡县) 主要成就:与诸葛亮等人制定《蜀科》 官职:左将军从事中郎、昭文将军 历史时期:三国人物名人录伊籍,字机伯,生卒年不详,兖州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年少时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伊籍亦有跟随。随后刘备和刘璋双方决裂。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任命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后升任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人物生平追随刘备 伊籍,字机伯,是兖州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 伊籍与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是同乡,从年轻时便依附于刘表。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因为遭到曹操的攻打,于是前往荆州(治襄阳,今湖北襄阳)投奔刘表。 刘备在荆州期间,伊籍经常拜访刘备,托请刘备照顾。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去世 ,伊籍于是转而投靠刘备,跟随刘备南渡长江,后来又跟随刘备进入益州(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创制蜀科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进入成都(今四川成都),自己兼任益州牧,任命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 ,伊籍所受到的待遇仅次于昭德将军简雍和秉忠将军孙乾等人。 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后,升任伊籍为昭文将军。伊籍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制定《蜀科》,《蜀科》是治理蜀汉所用的法律,《蜀科》中的条列律令都出自这五人之手。 轶事典故有一次,刘备派遣伊籍出使东吴,吴主孙权听说伊籍很有辩才,想用言辞挫败他。伊籍刚进殿入拜行礼,孙权对他说:你侍奉无道之君很辛苦吧。伊籍当即回答:一拜一起,谈不上什么辛苦。伊籍的随机应变之敏捷,大都与此类似,孙权对他的回答十分惊异。 人物评价陈寿: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于世。 史书记载《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艺术形象文学形象 伊籍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中出场, 他是位着墨不多的人物,他是刘备的救命恩人。当刘备陷入危难之中时,是他通风报信,数次助刘备脱险。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分别由刘龙滨、王辉饰演伊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