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 凤县名人录 [公元1918年-1991年] 徐家成(1918~1991),徐造祯之子,自幼随父学习草医草药,继承父业。 徐氏父子接骨用药,系以生长在本县浅山、路旁、水沟、荒坡上的刺龙包、千里光、野菊花,铁干蒿、水芹菜、夏枯草为原料组成。原为秘方,不传外人,特点是药源丰富、采摘方便、制作简单、费用低廉。其药性能解毒定痛,续筋生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只须捣烂外敷,包扎固定,即可着手回春。因此,名声远扬,省内外骨折病人,来医者络绎不绝。 徐氏父子在家行医期间,以扶伤助人为本,深得群众好评。建国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徐家成于1953年把秘方献给0。 1970年6月,徐家成受聘到南星地区医院。1979年又被聘请到凤县中医院,1980年3月正式录用,定职为骨科中医师。徐家成到中医院后,即开设骨科病房,设病床24张,配备助手,协助治疗并记载病案,观察草药接骨效果,分析研究,整理临床经验。在治疗中运用现代医疗仪器和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1980年3月~1984年11月,重点观察各类骨折432例,治愈率达95%以上。并总结出具有徐氏特点的“问、看、摸、比、量”五字诊断法和“拔牵、屈伸、 、摇碰、转施、捏挤、折挠、挤合”八大复位手法。1981年由中医董玉国代为撰写《草药治疗骨折临床经验》一文,刊登于《凤县科技》杂志,获宝鸡市科技二等奖。1983年,相继整理出《草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体会》、《草药试治骨髓炎、骨结核七例病案介绍》、《草药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体会》、《192例骨折病例临床资料总结》。这些资料曾提交宝鸡市草药座谈会和陕西省中医外科首届经验交流会,受到好评。《陕西日报》1984年9月29日登载《草医徐家成治疗骨病有神效》一文,介绍他15年治疗骨病患者万余人的事迹。 徐家成对六味草药的剂型,在其他中医的协助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制成粉剂和油膏剂,便于冬季应用和携带。 徐家成先后带徒弟15名,皆成本县接骨外科骨干。徐家成1981年任第三届县政协委员。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曾应之 (1918~1949)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徐航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赵兰田 (1918~2004)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王田 (1918~1984)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李德恩 (1918~1981)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 管应朋 (1932~1991) 安徽省亳州利辛县 张巨刚 (1951~1991)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胡允恭 (1902~1991)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武伯纶 (1902~1991) 陕西省西安阎良区 包玉刚 (1918~1991)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刘及辰 (1905~1991) 天津市宁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