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 合阳县名人录 清[公元1610年-1676年] 李灌(1610-1676),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向若一字连壁。合阳县南顺村人。明崇祯癸酉(1633)人。他博学多艺,才思敏捷,年26“累冠诸生,名辅",“为文振笔直下,海立山奔,雄逸不可迫视,诗落豪爽,如万斛珠玑涌地而出。”(见清人康太乙《李先生墓志铭并序》)。明亡后,他坚决反清,书对联,,焉能吹动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以明志。曾一度出爿歌哭山林,或行乞都市。家居30年,蔑视权贵,绝庭,与管大音等人并称“合阳八高士”。其着述颇仅存《向若遗诗》一卷。后人将其零散诗文辑成《向:集》二卷、《向若遗事述》一卷。 李灌在晚年与合阳线腔艺人交往甚密,对线腔戏进行了革新:线偶的提线由5根增加到7根至9根,旦角多第十七编东府戏曲秦韵秦声至13根,还给木偶身子里加进了棉胎,使其形体显得丰满,操纵起来更加灵活。在唱腔上吸收了碗碗腔、东路秦腔的某些成分,更加哀婉动人,入耳中听;线腔的某些唱腔开头有一个长长的“哎一”字,好像人呻吟叹气,据老艺人说,这是李灌添上去的。皇甫庄有个叫魏天命的人 受了他的影响,扯旗反清,势力很大,席卷白水、澄城一带,直捣耀州,后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李灌怀着满腔悲愤,便根据其事迹编了《黑山记》二剧,亲自登台演唱。该剧终因清政府禁演而失传。他还编写过各种剧目30余种,如《煤山泪》等。《合阳新志材料》载:“旧日所演之线戏曲,多系明末逸老李向若所编集,大半以李灌革命为宗旨。现聘耆神之通戏曲者,拟利用旧曲而改良之。”
同年(公元1610年)出生的名人: 渐江 (1610~1664)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弘仁 (1610~1664) 清初画僧、诗僧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黄宗羲 (1610~1695)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 浙江省宁波余姚 瓜尔佳·鳌拜 (1610~1669) 清初权臣 吉林省 同年(公元1676年)去世的名人: 程芳朝 (1611~1676) 安徽省安庆桐城 范承谟 (1624~1676) 汉军镶黄旗 辽宁省沈阳和平区 尚可喜 (1604~1676)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 艾元徵 (1624~1676)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 程正揆 (1604~1676)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 程可则 (1627~1676) 岭南七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