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陕西西安名人 牛兆濂

牛兆濂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西安 蓝田名人录

[公元1867年-1937年]

牛兆濂(1867~1937)字梦周,号蓝川。陕西蓝田人。清光绪八年(1882)参加县考,名列榜首。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后入志学斋,专攻儒家经学。第二年,充任志学斋斋长。因其爱好广泛,曾遍读兵、农、钱、谷、水利、算术之书。

光绪十二年(1886)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十四年(1888)听柏景伟讲学于关中书院,并受教于李菊圃、黄小鲁等人。次年应乡试,中第28名举人。后因父殁母病不能进京应试,按惯例应予除名,陕西巡抚端方以孝廉奏请朝廷得以幸免,并特赐内阁中书衔。但他不意功名,力辞不就。十六年(1890)任白水书院山长,开始治程朱之学,为此曾于十九年(1893)赴三原拜贺复斋为师。二十四年(1898)管理蓝田县里衙局,后又主持县赈恤局。他廉正清明,亲自制定局规,率先执行,并严格要求下属。时逢陕西大灾,收成锐减,牛呼吁社会急起相救,得江南义赈会捐赠,保全了众多百姓生命。后因厌恶官场应酬辞职,讲学于芸阁学社。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开设经济特科,选拔专门人才。陕西巡抚升允举荐牛,并赠以路费促其赴京召对。但他以专攻经史不懂经济为由辞而不往。二十九年,(1903)升允以关中书院改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聘牛为总教习,一年之内书函敦请六七次,他认为自己是立志做学问之人,不能与做官者为伍,又兼与新学不通而婉言相谢。最后巡抚派人持聘书、聘金驱车登门相接,才勉强随去。但三个月后,因学派门户之见,决然辞归,仍治程朱理学。

三十三年(1907)秋,牛被选为咨议局议员,后又被选为常驻议员。时值关中鸦片烟害又起,他前往烟害最重的西府地区密查,前后历时20天,有力地推进了该地区的禁烟。不久,因不满清政府的腐败,辞去常驻议员职务,再讲学于鲁斋书院。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新政府屡次相召,争取他参加革命,共商大事。但他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自己与大清君臣之分早定,每次都以身体欠佳而谢绝。1912年初,原陕甘总督升允率兵攻陕,企图复辟皇朝。牛不顾个人安危西出礼泉,以民生之计和时局大势晓以利害,使升允罢兵。此后他专事讲学于清麓书院,以宏扬儒学为己任,慕名来学者与日剧增。

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后,派蓝田县县长曹汉英带绅士十数人持聘书和聘礼邀牛作顾问,但牛力辞不受。1931年“九一八”事变,牛义愤填膺,减膳数月以志爱国之心,并积极倡导-,用攘夷之说激励学生爱国救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他极为感动,认为“全-合抗敌,由此发扬,中华民族便有复兴之日”。并亲自组织3 00名兵勇,恳请投笔从戎,效命疆场。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向中国增派八个师团的兵力,准备大举进攻华北。患病在床的牛兆濂闻讯后痛不欲生,病情日渐加重,于7月21日愤然辞世。

牛一生著述甚丰,有《吕氏遗书辑略》4卷,《芸阁礼记传》16卷,《近思录类编》14卷,《音学辨微》《芸阁礼节缘要》《秦观拾遗录》《蓝田新志》等各若干卷;另有《蓝川文钞》12卷,《蓝川文钞续》6卷及《蓝川诗稿》等。



  同年(公元1867年)出生的名人:

张鹏一 (1867~1943)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柴守愚 (1867~1926)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李秾藻 (1867~1939) 陕西省安康旬阳县

胡书竹 (1867~1951) 陕西省安康汉阴县

周文郁 (1867~1916) 陕西省榆林子洲县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李异材 (1858~1937)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高福源 (1901~1937)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

陈树发 (1881~1937) 陕西省安康紫阳县

汪彩凤 陕西省安康紫阳县

汤能金 (1911~1937) 陕西省安康汉阴县

荆凤翔 (1871~1937) 陕西省安康汉滨区

9

送花
13
上一篇:何振中
下一篇:孙仁玉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西安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