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梅州名人 刘耀曾

刘耀曾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梅州市 梅江区名人录

[公元1901年-1982年]

刘耀曾(1901—1982年),字谦荣,梅江区城北古洲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就读于西厢公学,后进省立五红(今梅州中学)学习,1922年秋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在上海、南京镇压工人运动,-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刘耀曾秘密往上海,找到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后奉周恩来的指示,回南方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自泸回乡到梅县师范学校任教。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因中共梅县地方组织转入隐蔽活动,刘耀曾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建国初重新入党),1928年秋转往潮安金山中学任教。1931年冬,前往印尼,在吧城中华会馆开办的学校任教。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南侵印尼沦陷,大批华侨惨遭-劫掠,他携眷离开吧城避居于中瓜哇普禾加多埠亲友店中。1943年,重返吧城,在华侨公会主办的学校任教。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与教育界人士徒赞、刘宏谟等创办吧城中学,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他在印尼从事华侨教育长达4年之久,培养了大批人才。1950年中印(尼)建交后,吧城中学便有3000多名学生(含毕业生)陆续回国升学。

刘耀曾侨居印尼期间,不仅致力于华侨教育,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办好华侨社团,开展团结爱国工作,历任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文教部主任、副主席、主席,直至1966年回国定居为止。在侨团期间,积极支持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进步措施,发动当地华侨捐资献物,救济印尼贫民和兴办教育,亲手将50万盾捐款送交苏加诺,请他用于救灾和兴办福利事业,为增进中印(尼)两国人民之间友谊作出有益贡献。

1955年,周恩来总理到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刘耀曾等一批华侨知名人士受到周恩来的接见。此后,他更加尽力作好华侨工作。1960年印尼当局排华时,我国政府派船前往印尼接侨,他积极协助做好遣送难侨归国工作。1965年1月,应印尼民航局邀请,以侨团主席名义,飞抵北京参加中印(尼)两国通航典礼。是年秋,应中国政府邀请,偕妻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侨办主任廖承志等的亲切接见。不久,印尼政局发生变化,刘耀曾夫妇决定不回雅加达,留在祖国定居,是年冬回到梅县。他一如既往,努力做好侨务工作。先后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侨联副主席、第五届梅县政协副主席、第六届梅县侨联主席、梅县华侨中学董事长、暨南大学董事等职。

1982年刘耀曾病逝于梅县,终年82岁。


  相关院校:

暨南大学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邓军凯 (1901~1954)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杨广存 (1901~1928)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黄建坤 (1901~1934)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范寿 (1901~1919)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

文绰英 (1901~1928)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林柏荣 (1903~1982)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王作之 (1899~1982)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段发富 (1931~1982)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薛纯武 (1904~1982)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

林名勋 (1921~1982)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方隆义 (1879~1982)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12

送花
13
上一篇:侯安国
下一篇:杨雪如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梅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