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佛山名人 罗瘿公

罗瘿公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佛山市 顺德名人录

[公元1872年-1924年,京剧剧作家]

罗瘿公

名敦曧,字掞东,号瘿公。男,诗人,京剧剧作家。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1872年(同治十年),1924年9月23日(农历甲子年八月廿五日)逝世于北京东交民巷一家外国医院,葬于北京西山,享年52岁。其父供职于翰林院,任编修。

他幼攻诗文,青年时期就读于广雅学院,为康有为弟子。23岁中副贡,官至邮传部郎中。1908年,出任唐山路矿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坐办。民国成立后,先后任-秘书、国务院参议、礼制馆编纂等职。与梁启超组织万生园修禊会,梁曾写《致罗敦曧书》。后愤于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弃政攻文。与王瑶卿、梅兰芳深有交往,尤与程砚秋交谊深厚。程砚秋在艺术上取得成就,是与罗对程的尽心指导,全力资助分不开的,程对罗则以师辈相称。罗瘿公为程砚秋编写剧本始于1921年,至1924年病逝的三年中,共编写了十二个剧本。

编创剧本

《梨花记》、《龙马姻缘》、《花舫缘》、《孔雀屏》、《红拂传》、《花筵赚》、《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金锁记》。

除剧本外,还著有《宾退随笔》、《鞠部丛谈》和有关近世掌故的专著《庚子国变记》、《德宗承统私纪》、《中日兵事本末》、《割台记》、《拳变馀闻》、《太平天国战纪》、《中俄伊犁交涉始末》。

活动年表

1918年4月30日(农历戊午年三月二十日),程艳秋由罗瘿公以千三百元代向其师荣蝶仙商量出师。

1922年1月28日(农历壬戌年正月初一日),程艳秋组和声社,开始挑班演出。社长荣蝶仙,琴师穆铁芬,编剧罗瘿公,艺术指导王瑶卿。

1922年10月(农历壬戌年),程艳秋首次赴上海演出,演于亦舞台,同行有罗瘿公、荣蝶仙、吴富琴、李多奎、侯喜瑞等。

在上海,程艳秋在罗瘿公陪同下拜访了康有为、陈散原、袁伯夔、周梅泉、樊樊山、陈叔通、金仲荪、吴昌硕等前辈。

后因上海 找余叔岩麻烦,小报也散布流言蜚语,余叔岩只身返回北京,使得头牌空缺。于是程艳秋改挂头牌,特邀王又宸助演。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和果秀英在前门外同兴堂饭庄举行结婚典礼。整个饭庄喜气洋洋,四周挂满了贺喜的祝辞和书画,宾客达四五百人。

因为新郎程艳秋、岳丈果湘林、冰媒梅兰芳以及新郎的师傅荣蝶仙、王瑶卿,新娘的外祖父余紫云等人,都是唱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几乎倾巢出动,前来贺喜助兴。包括:陈德霖、余玉琴、田桂凤、王瑶卿、王琴侬、朱幼芳、阎岚秋、朱桂芬、荀慧生、于连泉、朱琴心、王蕙芳、姚玉芙等,全都在座。报刊称之为“自有伶人办喜事以来,真正巨观之名旦大会也。”

婚后罗瘿公为果秀英改名为果素瑛。

1923年9月18日(农历癸亥年八月初八日),程艳秋二次赴上海演出。自9月27日起至11月18日,共演戏七十次,三十四出。载誉返京之前罗瘿公和社长荣蝶仙均因过度操劳双双病倒。


人物关系:

老师:

康有为 (1868~1927) 南粤先贤

同学:

张伯桢 (1877~1946) 清末民初官员,文史专家

学生: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

徒孙:

荀令香 (1921~1992)

重徒孙:

沈健瑾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

李玉茹

柯茵婴

李世济

杨秋玲 (1936~2009)

重徒孙:

董圆圆



  同年(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徐申如 (1872~1944) 诗人徐志摩之父 浙江省嘉兴海宁

闵尔昌 (1872~1948) 寒庐七子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

张作孚 (1872~1912) 辽宁省盘锦大洼区

张锦芳 (1872~1942)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徐国安 (1872~1948) 江苏省镇江



  同年(公元1924年)去世的名人:

杨毓棻 (1895~1924)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

荣寿固 主 (1854~1924) 北京市东城区

萧迁 (1875~1924)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

杨俊德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

陈子博 (1892~1924)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胡元龙 (1835~1924)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

9

送花
13
上一篇:陈文塬
下一篇:罗天恂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佛山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