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广州名人 林伯桐

林伯桐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广州市 越秀区名人录

清[公元1775年-1844年]

林伯桐(1775~1844),字桐君,号月亭,世居广州高第街。自幼跟父学习文史,浏览百家书。嘉庆六年(1801)中举。后因父亲病逝,居丧守孝,素食三年。从此,在家侍奉慈母,再没有去帝都考试。

他居家读书做学问,授徒为业,诲人不倦,凡持经问难,必尽情讲授,务使求学者有所得益,深受时人欢迎。阮元督粤时,为培养人才,兴建学海堂,聘他为学长。后来两广总督邓廷桢也恳请林伯桐为他应考儿子做家塾教师。当时在穗的官员学者,没有不尊重林伯桐的。

他治学,以宋儒为法;治经,以汉学为宗。他既主张如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那样,尊师重道;又主张遵循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的“通经自用”与朴实的学风。他合宋学汉学二者所长,学有所归。他反对空谈宋儒理学,主张以通《诗》习《经》而求自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对经学、音韵、地图和地方风土礼仪,都认真研究。

嘉庆道光年间,粤东学者都推崇林伯桐。林伯桐曾与张维屏、黄乔松、谭敬昭、段佩兰、黄培芳、孔继勋筑云泉山馆于白云山,被称为“七子诗坛”。

他的五言古诗写得相当简朴,而七律亦见清淡和平。《天柱滩》是一首五言长诗。写上滩的难与易,写到人的行藏,立意深远。他很爱乡土风物,如他的《秋日》诗中就有“豆花棚处稻花稠,绿野青山一片秋。诗思渺然人独立,夕阳林外看耕牛。”写出一派田园风光,写得十分亲切自然。但他也不忘时事,他的诗中常露悲悯的心情。如《漫兴》诗中有“烽火连三梦”、“见说沅湘路,流民转徙多;室家心已绝,衣食计如何?”等句。

林伯桐著述相当多,有《修本堂丛书》,当时已刊行的就有《毛诗通考》30 卷、《毛诗识小》30 卷、《史记蠡测》1 卷、《供冀小言》2 卷、《古谚笺》11 卷、《冠婚丧祭仪孝》12卷、《公车见闻录》4卷、《修本堂稿》4卷、《月亭诗抄》2 卷。未刻的尚有《两粤水经注》等20 多种,可惜大多已散失,仅存书目及凡例。

道光二十四年(1844)朝廷选贤能,林伯桐被授为德庆县学正。不久病逝。



  同年(公元1775年)出生的名人:

清高宗乾隆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北京市东城区

周天爵 (1775~1853) 清朝大臣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梁章钜 (1775~1849) 清朝大臣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安德烈·马丽·安培 (1775~1836) 欧洲法国

凌曙 (1775~1829)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



  同年(公元1844年)去世的名人:

约翰·道尔顿 (1766~1844)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 欧洲英国

王大淮 (1785~1844) 天津市

仲统纶 (1766~1844) 江苏省宿迁沭阳

齐慎 (1775~1844)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

祁贡 (1777~1844)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

林平侯 (1766~1844)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13

送花
13
上一篇:梁镜鸿
下一篇:陈残云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广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