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汕尾名人 庄秉心

庄秉心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汕尾市 陆丰市名人录

[公元1918年-1983年]

庄秉心(1918-1983年),陆丰县潭西东山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和兄庄秉衡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动,他从小又受到革命熏陶。民国26年(1937年)进陆丰县立一中读初中,次年参加以推倒-校长的-风潮。民国29年考进第一中学读高中,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夏庄秉心高中毕业,9月,在陆丰县立三中任教一年,后转中共陆丰县委东南区工委会从事地下工作,旋任工委委员、文教部长。民国35年5月先后在龙山中学(县立一中)、海丰坎白中学任教,在校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49年4月,陆丰县人民政府在河田成立,庄秉心任县文教科长。1950年1月兼任龙山中学校长。1952年春辞去科长职务,专司校长之职。9月,到广东省教育学院中学校长训练班学习一年。1950-1966年,庄秉心在龙山中学掌校16年,龙山中学中考、高考成绩名列专区内前茅,1961年高考成绩序列全省普通中学第13位。

1966年“文革”开始,他被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全县万人大会上受批斗,1968年被拘入狱,1968年下放县“干校”监督劳动。1973年先后调任南塘中学、县师范学校校长。1978年,中共陆丰县委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1980年,从县师范学校调回龙山中学主持校政。庄秉心不顾身体病弱,决心开创新局面,1981年7月21日《汕头日报》以“赤诚之心红似火”为题报道了庄校长回龙山中学主持校政之后老师们的良好精神面貌。

庄秉心前后任龙山中学校长20年,在治校育才上留下宝贵的遗产。他把“德育”放在首位,勉励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教育要与活动教材有机结合,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他始终抓住以教学为中心,经常下班听课,听课后一定找老师研讨,提出改进意见。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带领师生开垦校办农场,开辟操场,平整山坡,树立学生劳动观点,并为学校节约开支。学校各个学期都举行体育运动会和各种文艺表演,促进学生“五育”的全面发展。

庄秉心治校施政强调“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原则,在党支部统一领导安排下,分工合作,发扬民主,使上下凝成一股坚强的凝聚力。他关心教师生活,尽力帮助解决困难,他以俭养廉,从不随便花钱。学校呈现一派团结学习,蒸蒸向上的气氛。

1952-1953年庄秉心出席县人民代表会议。1954-1966年以及1980年,庄秉心当选为县第一至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第一、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第五届-会代表。

庄秉心自幼受古典文学熏陶,其后的业余主要活动是研习和创作诗词,县文联将搜集到他的58首诗词印集发行。这些作品均是有感而发,反映时代精神,抒发革命豪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创造甚丰,诗艺也臻至精纯。

1983年12月31日凌晨庄秉心逝世,终年65岁。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罗光 (1918~1948)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

谢冰 (1918~1997)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李福 (1918~1972)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黄钟 (1918~1975)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蔡达材 (1918~1985)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陈宝寿 (1908~1983)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郑宏璋 (1911~1983)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

周颂廷 (1886~1983)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韦鼎基 (1894~1983)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

刘俊英 (1916~1983)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

曾广 (1912~1983)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11

送花
13
上一篇:陈宝寿
下一篇:麦友俭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汕尾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