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梅州名人 张公让

张公让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梅州市 梅县区名人录

[公元1904年-1981年]

张公让(1904—1981),梅县桃尧镇大塘美村人。

1922年梅县东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暨南大学。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4年转读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因协和医学院功课极为繁重,他勤苦力学,1年后染肺病咯血休学回乡养病。1926年秋转学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1931年毕业,获中山大学医学士学位。

毕业后回乡随父亲张国臣研习中医,深得5代祖传中医之秘。1935年往广州市卫生局执业内科。1936年到紫金县医院工作。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后,返回梅县任松口镇平民医院院长7年。抗战期间,西药来源困难,磺胺及抗菌药奇缺,张公让以中草药为主研制各种成药,疗效甚好,使许多伤寒、痢疾、霍乱、脑膜炎病人获救。并到松江中学兼课教授医药卫生知识。他医德高尚,为乡中群众治病,不分昼夜,徒步或骑自行车行数十里不以为苦,亦不求谢,更不以风雨却辞,深得乡中群众爱戴。他博通今古,术兼中外。1940年起陆续出版有《中西医典》、《中西药典》、《肺病自医记》等著作,积极发掘数千年中医中药宝贵经验,大力提倡中医中药科学化,提倡中西医结合,成为当代促进医学中药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张公让迁诊所于梅城。1947年受友人邀请迁广州市行医,举办中西医师进修班培养新人。不久,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他曾任“总统府特约医师”、“国史馆医事顾问”、“中央党部医事顾问”、“两广考铨处中医考试委员会专科顾问兼医事顾问”、“广东日报医事顾问”等职。不参加党派,广交朋友,诊所设广州市广大路32号23楼,此地成为梅县同乡议政之所,高朋常聚。其时正值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有人邀去台湾,被他严词拒绝。1949年7月举家迁往香港九龙执业行医,任“中国新医药研究院”院长,主编《中国新医药杂志》及《医药文摘》,从事中西医学交流和培养新一代有志医学青年。著作有《伤寒金匾评注》、《医案医话治医杂记》《医药杂谈》、《医学衷中参西录选评》、《杨氏儿科经验述要评注》、《公让选方第一、二、三集》、《新医学实在易》、《癌》、《辩证与论治》、《食色论》等书,并常在各报章杂志发表文章,著作文字超过500万字,为当代医学界重要论著。

1981年10月31日在香港病逝,终年77岁。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张天野 (1904~1991)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曾宪立 (1904~1998)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李一之 (1904~1940) 广东省东莞市

汪辰 (1904~1935)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傅恕 (1904~1928)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潘光熙 (1905~198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刘家祺 (1897~1981)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李碧山 (1912~1981) 亚洲越南

黄啸侠 (1900~198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蒋仁风 (1904~1981)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

武希良 (1899~1981)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16

送花
13
上一篇:张瑾瑜
下一篇:冯宪章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梅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