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 顺德名人录 [公元1922年-1985年] 胡汉辉(1922~1985) 胡汉辉,广东顺德人。出身丝业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在广州南武中学求学,资质聪颖,喜爱文艺。民国28年(1939)4月考入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同年10月毕业后,与叶广良、陈在韶、刘日波(逸生)等组织中国新闻通迅社,并加入抗日文艺团体,四出宣传抗战救亡。香港沦陷后,配合叶灵凤等转运研究敌情需用的日文报刊去重庆,翌年,遭日军通缉,举家迁回顺德桂洲避居。其间,不时撰写游击区战况的新闻报道,寄往内地发表。 抗战胜利后,胡重返香港,弃文从商,跻身金融行业。1950年,投资5000美元,与人合办利昌金行(股份总额20万美元),经营金饰金条,获利甚丰,奠定事业基础。1955年,加入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担任理事;1964年晋升副理事长;1970年当选理事长,以后迭届蝉联,直至逝世。在此期间,经常到各国作商务考察,出席欧美国家黄金会议,行踪遍及五大洲,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国际重要金商到香港开业,为建立和巩固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作出努力,从而赢得“香港金王”的称誉。 1961年,他创立利兴置业有限公司,后来又增设顺福置业有限公司,专营地产建设,并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1969年,创立永富证券投资公司。两年后,组建金银证券交易所,当选主席,历届连任。1981年初,香港4家证券交易所合并,胡出任过渡委员会主席。同年年底,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他当选第一届和第四届主席。1977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当选副主席。 他一生以作风稳健著称,待人接物温厚平和,在香港上层社会中有相当好的人缘,与中英双方政治、经济界高层人士也常有融洽的往还,有利于业务开拓,并能在社会上起缓冲、沟通的作用。1983年9月,中英两国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出现障碍,港元兑率急剧下跌,香港经济面临危机。胡与华资金融巨头拟订中英双方联合制止外汇投机、港元兑美元固定汇率挂钩等应变方案,并在家中宴请中国银行驻香港负责人蒋文桂和香港财政司司长彭励治,力陈中英合作“稳住香港,不让船沉”的方案,蒋、彭两人经过认真磋商,取得一致协议,联手遏止疯狂的外汇投机,平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最大的一次金融风暴。 他对公益事业多所尽力,捐款给乡邑及香港当地修建学校和医院,兼任多所中学和职业学校校董。去世前一个月,还扶病上北京会见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商谈香港前途问题。获香港太平绅士衔和英女皇C.B.E勋衔。 1985年7月30日,因癌症在香港去世。新华社香港分社将他生前关于金融、地产的演讲稿代为成集,取名《香港黄金市专场》,由香港三联书店精印出版。 (顺德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李建安 (1922~1993)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胥德辉 (1922~1995) 甘肃省临夏永靖县 马宜生 陕西省榆林佳县 钱玉舫 (1922~1984) 天津市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卢伟如 (1919~1985)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林宝权 (1903~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张活游 (1910~1985)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尹自重 (1904~1985) 广东音乐“四大天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黄幻吾 (1906~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苏怡 (1900~1985)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