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 浏阳名人录 [公元1879年-1966年] 罗振湘 (1879~1966) 罗振湘,字瑾仁,浏阳县溪-家冲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幼从父习医,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湖南官立医学堂,后在湘、鄂、浙等省行医,曾受聘为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及编审委员。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委员会公布了《废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公愤。他异常愤慨,遂与湖南著名中医吴汉仙、易南坡等商议,积极响应上海中医界反对废止旧医的通电,撰写了《医学辟谬》一文,以正视听。并推代表赴京-,要求实现“中西医平等待遇”,卒使卫生委员会收回成命。 1933年,他与吴汉仙、易南坡在长沙市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及湖南国医院,担任国医专科学校副校长、国医院医务主任,主讲“诊断学”。 1940年,他回浏阳定居,挂牌应诊,自制“平安片”、”霍香正气散”急救患者。对危急病人,不分昼夜,一心抢救;对贫苦病人,不收诊费,甚至赠以药物,深受群众欢迎。 他虽业中医,但无门户之见,很重视西医的诊断和解剖。对汉朝张仲景的医著,用功钻研尤深,擅长治疗眼疾、白喉、痢疾。他精研《灵枢》、《素问》,穷究《伤寒》,著有《伤寒方症歌括》、《金匮方症歌括》、《治痢南针》、《诊断学》、《中医实用流行病学》和《乙型脑炎》等书,其中《治痢南针》已刊印发行。在上述著作中他对时疫的病因、病机、辨症、方药,精思极论,义理周详,为中医界所推崇。他常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自勉,终生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虽年逾古稀,仍壮心不已,担任浏阳县中医院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还兼授中医进修班伤寒课。历16个春秋,撰写了《临床指掌》八卷。 1966年,罗振湘因高血压病突发,逝于浏阳县城。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章克恭 (1879~1935) 湖南省长沙市 姜济寰 (1879~193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俞诰庆 (1879~1927) 湖南省长沙市 向构父 (1879~1972)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刘宗向 (1879~1951)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易南坡 (1882~1966)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阎鸿飞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杨景辉 (1886~1966)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陈介石 (1895~1966)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曹商隐 (1894~1966)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杨世忠 (1906~1966) 陕西省榆林横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