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湖北恩施州名人 段惠黎

段惠黎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恩施州 利川名人录

[公元1888年-1976年]

段惠黎(1888~1976),亦名平英,号鹏志,笔名夷源、渔子,汪营镇后坝人,社会民主人士。

其父亲段治钦系清恩进士,惠黎自幼聪慧,私塾启蒙后,考入县高等学堂,1903年毕业。时值废科举,兴学校,县令以惠黎品学兼优,派其前往团堡开创新学。办学中虽受地方腐朽势力多方阻挠,但惠黎以革故鼎新为已任,不畏-,排除困难,创立团堡第一所新学。

1907年,惠黎赴施南考入南郡中学,学习4年毕业后,再赴省考入武昌文普学堂,不幸妻亡,遂辍学返家。民国初年,南北纷争,山乡变乱,土匪猖獗。从此,惠黎屈居乡野,终日足不出户,苦攻书法、国画,越数年,书画精进,声名闻于毗邻。

1918年,受鄂西靖国军副司令牟鸿勋、军需处长苏成章等 委托,前往柏杨坝说服李永年、李永芳等巨富疏财救国,获得成功,为鄂西靖国军筹募大批军饷。与此同时,他在柏杨坝拜川东名画师李笃生为师,使自己的书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920年,汪营镇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学堂,惠黎任校监(教导主任)。1924年,山区匪风日盛,第二高等学堂停办。惠黎兴教育之志不改,他因陋就简,在家设馆办学,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中医群书,热心为百姓义务治病。1932年,县立第三小学在川鄂交界之处乐福店开办,惠黎被聘任为校长,云阳、奉节、石柱、万县、利川五县学生慕名而来,全校学生多达500余人。1935年汪营第二高等学堂恢复,更名为清源小学,惠黎返梓任校长,办学中资金奇缺,教师工资难保,为使学校不致停办,他一方面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解决教工困难,另一方面则首先提出不拿工资,带头实行义务教学。1943年,惠黎进一步倡导义务教学,得到袁子户、袁子英、段纯一、段耀黎等老先生的响应,使义务教学一时在汪营蔚然成风。同时,他还千方百计扩建校舍,设立“清源小学第二部”,内分初、高两级共6班300余人,使更多的乡村儿童和少年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段惠黎在汪营倡导并实行义务教学,从1935~1945年,整整经历10个寒暑。这期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发起猖狂进攻的时候,段惠黎教育学生不忘救国,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1940年,他亲笔撰写这样一副楹联:“行医近廿年,但愿多施妙术,广益同胞寿;抗日将三载,唯希早获胜利,同开华夏春”一颗爱国爱民之心,跃然纸上。

1946年,段惠黎任利川初中教师兼校医,在教授书画中,为解决课本匮乏困难,他夜以继日。精心绘定字帖、画册赠送学生,人手一册,以资临摹,使该校学生的美术、书法得到普遍提高。

段惠黎一生追求正义,无私奉献。解放后,他热爱新社会,被当选为利川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地政府根据他年逾花甲,安排他在汪营从医。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凡经诊治,十之八、九痊愈,川鄂邻县求医者不绝于途。遇有重病或老弱患者,虽步履惟艰,亦必亲临病榻悉心治疗,直至病愈而后安。贫困患者上门求医,他不仅不取分文,而且待茶供饭,贴钱买药,情同亲友。

1976年段惠黎病逝于汪营家中,享年88岁,因身怀绝技,被当地誉为“医、书、画”三绝。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刘铁 (1888~1915) 鄂西讨袁军总司令 湖北省荆门京山县

牟鸿勋 (1888~1928)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曾友仁 (1888~1961)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何寿田 (1888~1948)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傅翼 (1888~1952) 川军将领 重庆市酉阳县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

戢翼翘 (1885~1976)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聂显书 (1897~1976)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

孔庆云 (1903~1976)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

马可 (1918~1976) 江苏省徐州泉山区

廖骐 (1901~1976)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温轰 (1907~1976)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12

送花
13
上一篇:夏锡璠
下一篇:秦志维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恩施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