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 太康县名人录 晋[公元371年-425年] 谢澹[dàn](371-425年6月25日),字景恒,陈郡阳夏人,晋宋之际大臣。太保谢安之孙,琅琊王友谢瑶之子。 义熙八年(412),荆州刺史刘毅将要谋取刘裕,而谢澹堂弟谢混与他走得太近,结果被刘裕赐死。谢澹因与谢混疏远而免受牵连。义熙十年(414),遭到有司弹劾,免官回乡。其后回京任光禄大夫,兼太保。元熙二年(420),谢澹与刘宣范向刘裕奉上玺书,转交皇帝玉玺。宋武帝刘裕革除谢承伯庐陵郡公的爵位后,封谢澹为柴桑侯,食邑一千户,负责祭祀谢安。 文帝元嘉年间拜侍中、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次年去世,时年54岁。 早年经历 谢澹放任旷达,任性而为,不求在世上闻名,与范泰是世外之交。谢澹年轻时就官居显要的职位,历任尚书。 桓玄篡夺东晋皇位时,任命谢澹兼任太尉,与王谧一起带着文册到姑孰去宣达旨意。 明哲保身 桓玄篡位,刘毅与刘裕等共同起义兵,后消灭桓玄、拥戴晋安帝复位,刘毅、刘裕俩的功勋相当。刘毅颇涉猎诗文,而刘裕素来不怎么读书,因此谢混(谢澹堂弟)等有名望的士人都喜欢去结交、依附刘毅。义熙八年(412),刘毅出任荆州刺史,都督六州诸军事,擅自树立亲信、扩充武备,暗中图谋刘裕。谢澹常常担心谢混会因此受到株连,于是逐渐疏远谢混,又对弟弟谢璞、堂侄谢瞻说:“谢益寿这样的性格,迟早会家破人亡的。”[4-5] 同年九月,刘裕以刘藩、谢混与刘毅图谋不轨,将刘藩、谢混赐死。朝廷鉴于谢澹之前所说的话,没有株连谢澹。[5-6] 义熙十年(414),有关部门上奏太常谢澹派了四个人回谢家种植葱和菜,因此被免官。 其后又被召回京城担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兼太保。 奉册禅宋 元熙二年(420),刘裕将要接受晋恭帝禅让的时候,有关部门建议派侍中刘睿进献玉玺,刘裕认为应该选择有人望的官员,于是就让谢澹代理。 六月甲子(420年7月5日),晋恭帝派使持节、兼太保、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谢澹与兼太尉、尚书刘宣范向刘裕奉上玺书,转交皇帝玉玺。 谢澹曾和刘裕一起饮宴,谢澹痛饮之后大声说话,目中无人,郑鲜之想止住他,刘裕认为谢澹是世俗之外的人士,不应该以规矩限制他,但是刘裕也对此感到不高兴,从此不再让谢澹处理政务。后来谢澹再度和刘裕饮宴,醉着对刘裕说:“陛下用的群臣,必须是曲意迁就,不违背命令的人才能富贵,汲黯一类的人是没有用的。”刘裕大笑。 谢澹的侄子谢承伯因为犯罪,被革除了庐陵郡公的爵位。刘裕认为谢安的功勋德行惠及当世,因此封谢澹为柴桑侯,食邑一千户,负责祭祀谢安。 讽谏谢晦 景平年间,谢澹累次升迁至光禄大夫。谢澹的堂侄谢晦将前往荆州担任刺史,赴任之前谢晦去与谢澹道别,谢晦的脸上有自负的神色,谢澹问谢晦的岁数,回答说是三十五岁。谢澹笑着说:“当初荀羡二十九岁就做了北府都督,你已经比他老了。”谢晦非常惭愧。[11-12] 谢澹逝世 元嘉年间,谢澹担任侍中、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元嘉二年五月戊寅(425年6月25日),谢澹去世。 人物关系: 天祖: 谢缵 (214~282) 高祖: 谢衡 (240~300) 西晋大臣、文学家,谢安祖父 曾祖: 谢裒 (282~346) 爷爷: 谢安 (320~385) 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 叔祖父: 谢石 (327~389) 谢奕 (302~358) 谢万 (320~361) 谢据 (304~327) 谢安的二哥 谢铁 父亲: 谢瑶 东晋宰相谢安长子 兄弟: 谢该 谢璞 (374~441) 侄子: 谢涛 (393~441) 叔伯: 谢琰 (352~400) 堂兄弟: 谢混 (?~412) 同年(公元371年)出生的名人: 道武帝拓跋珪 (371~409) 北魏开国皇帝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 羊玄保 (371~464)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同年(公元425年)去世的名人: 赫连勃勃 (381~425) 十六国后期夏王朝的建立者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徐广 (352~425)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