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河南洛阳名人 刘苍

刘苍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洛阳市名人录

汉[?-83年]

刘苍(?―83年3月4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弟,母光烈皇后阴丽华。刘苍于建武十五年(39年)受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永平五年正式就国,遂从洛阳徙居无盐,开东平藩王一族。

刘苍(?―83年3月4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汉章帝建初八年正月壬辰(二十九)日(3月4日)。建武十五年(39年),封东平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腰带十围。兄明帝甚爱重之,及即位,(公元五八年)拜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史员四十八 ,位在三公之上。永平中,修礼乐,定制度,苍都主持其事。帝每巡狩,苍常留都。寻上疏辞归。帝赏问:“处家何等最乐?”苍答言:“为善最乐”帝以其言至大,副是腰腹。章帝时,尊重恩礼,窬于前世,诸王莫与为比。在位四十五年,卒,谥宪王。苍所著章奏、记、赋、颂、七言、别字、歌词很多,有集五卷,(《后汉书》本传及《补续汉书艺文志)传于世。

人物生平

光武帝刘秀的10个藩王中,东平宪王刘苍是最优秀杰出的一个。

史称刘苍自幼便好读经书,博学多才,智慧颇高。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便对这位亲弟弟非常钦佩,继位称帝后,对刘苍更加器重。永平元年(58年)东平王刘苍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留在京师辅政,位在三公之上,成为东汉时期地位、权势最高大的藩王。

每当汉明帝出外巡视时,便由刘苍在京留守。刘苍辅政时间有四五年,为汉明帝时的"太平盛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据载,刘苍曾与大臣共同拟定了南北郊冠祀和冠冕车服等一整套礼乐制度,又曾多次谏劝汉明帝不要在春耕农忙时狩猎游玩,以误农事,都为明帝听取。与当时王子们骄奢淫逸的作风绝然不同,刘苍虽位居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尊贵地位,但毫无骄纵之意。相反,刘苍因辅政期间"多所隆益、声望日重",非常不安,便多次上奏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出居所封东平王国,以维护皇帝的权威。这样,刘苍才在永平五年离开京师来到东平,但仍佩骠骑将军印。

刘苍就国后,多次受到明帝、章帝的褒奖和厚赏,其所受恩宠,远非其他各藩王能比。虽不在政位,但刘苍仍对朝廷大事非常关心,曾上奏劝阻汉章帝为光武、明帝的陵墓起立郭邑,并建议朝廷提倡节俭,都被汉章帝听取。从此以后,“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咨询。苍悉心以对,皆见纳用。”直至公元83年,刘苍被封东平王45年后去世,汉朝廷为他举行隆重的丧礼。

刘苍是一位极贤良的藩王。汉明帝曾问他处家何等最乐,刘苍曾以“为善最乐”4字作答。

刘苍还颇富文才,曾作《光武受命中兴颂》,其文典雅,大学者贾逵为它作注。又撰有书、记、赋、颂、七言、别字、歌诗等多篇,但现在大都已亡佚了。

人物关系:

鼻祖: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远祖:

汉文帝刘恒 (前203~前157) 西汉第五位皇帝

太祖:

汉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西汉第六位皇帝

烈祖:

刘发 (?~前129) 长沙定王

天祖:

刘买 西汉舂陵侯

高祖:

刘外

曾祖:

刘回

爷爷:

刘钦 (?~3)

叔祖父:

刘歙

刘良 (前25~41)

父亲:

光武帝刘秀 (前5~57) 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兄弟:

汉明帝刘庄 (28~75) 东汉第二位皇帝

侄子:

汉章帝刘炟 (56~88) 东汉第三位皇帝

侄孙:

汉和帝刘肇 (79~106) 东汉第四位皇帝

刘开 (?~148) 河间孝王

刘寿

刘伉 东汉千乘王

刘万岁 (?~90) 广宗殇王

刘庆 (78~107)

刘全

刘淑 东汉城阳王

刘羡 东汉陈王

刘党 (58~?) 东汉乐成靖王

刘衍 东汉下邳王

刘昞

刘畅 东汉梁王

刘长 东汉济阴王

刘恭 东汉彭城靖王

刘建 (?~61) 东汉千乘哀王

刘彊 (25~58)

刘英 东汉楚王

刘延 东汉阜陵王

刘疆 东汉光武帝朝东海恭王

刘辅 (?~84) 东汉沛献王

刘京 东汉琅邪孝王

刘衡

刘荆 (?~68)

刘焉 (38~90) 东汉中山王

刘康 东汉济南王,东汉光武帝刘秀子,母郭圣通

姊妹:

舞阳长公主刘义王

丈夫:

梁松 (?~61)

母亲:

阴丽华 (5~64) 中国十大皇后

叔伯:

刘縯 (前16~23)

堂兄弟:

刘章 东汉齐哀王

刘伯姬 (前2~30)

刘仲 (?~22)

姑妈:

刘元 (?~22)

姑父:

邓晨 (?~49)



  同年(公元83年)去世的名人:

郑众 (?~83) 河南省开封市

15

送花
13
上一篇:刘懿
下一篇:刘衍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