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 嵩县名人录 [公元1874年-1949年] 张屏(1874-1949),字玉山,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嵩县库区乡戴村人。祖居伊川张岭,后迁居伊南戴村(今上坡)。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兄妹4人,张屏居长。幼年,其父给人家看蚕坡,租种人家几亩簿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张屏年龄稍微大一点,便给人家当雇工,常受别人欺侮。 光绪十九年(1893),时20岁,与乡邻好汉结伙拉杆当土匪,到外地富户、豪商家以拉“票子”办法索取钱物。劫富济贫,人称“义匪”,“仁义张屏”,名传乡里。后与杨山“中州大侠”王天纵结拜为盟兄弟,张排行老三。 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随王天纵等杨山弟兄,响应同盟会号召,投入反清革命斗争,随王天纵攻洛阳、转陕西,参加秦陇豫东征军,任一标营长。 民国元年(1912),镇嵩军成立,被编入第二标,任营长。10月,随镇嵩军回豫西“剿匪”。 1914年,镇嵩军进驻栾川,击毙当地土匪头子任天赦。任天赦有妾高玉兰,艳俊美貌。镇嵩军许多军官都想与其成亲,于是定规“谁要是与高玉兰结婚,就必须离职离军。”张屏仰慕高玉兰,执意与其成婚,不当镇嵩军团长。 1916年,张屏下野,携妾高玉兰回归故里,居嵩县县城高都街。后患眼疾(白内障),双目失明。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张钫(时任段琪瑞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调防洛阳,专程至嵩探望张屏,并同车赴洛医治,后委任张屏为二十路军顾问。 1937年冬,张钫下野,张屏亦被免职。回故里戴村,曾率村民改道永定渠,改滩造地。 1944年,日军进犯豫西,嵩县城沦陷。高玉兰和其子女留住县城,张屏与原配夫人王香归原籍居住。 同年冬,国民党八十五军驻防瓜坡(今纸房乡辖境),有个金营长到戴村,借口“张屏儿子张璞参加日伪保安团”抄其家虏其人,后经人说合,才释放返里。自此,张屏苦寒度日终老。 1949逝世,终年75岁。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张济新 中华民国官员 辽宁省铁岭铁岭县 张老四 (1874~1948) 陕西省咸阳泾阳县 张子甲 (1874~1948) 陕西省西安鄠邑区 张仲连 (1874~1947) 陕西省宝鸡 张侃 (1874~1943) 福建三大高僧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 张孝栘 (1881~1949) 湖北省武汉江夏区 张显勋 (1894~1949) 河南省 张博飞 (1921~1949) 海南省海口琼山 张玉新 (1906~1949) 安徽省淮北濉溪 张厚民 (1908~1949) 安徽省滁州明光 宋竹荪 (1880~1949) 安徽省六安舒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