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河南开封名人 侯于赵

侯于赵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开封市 杞县名人录

明[公元1536年-1598年]

侯于赵(1536-1598),字宗度,明代杞县焦喇村(今泥沟乡焦喇村)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初授平阳府推官。继任户部主事,去河西考察税务,发现征收的税额隐匿甚多,上报不过十之一二。他查证落实后惩处了那些-肥己的税务-,将税款厘清全部上缴国库。回朝后,户部长官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清官啊!”隆庆初(1567)他改任兵科给事中,曾详奏漕运之利弊,很受皇帝的赞赏。时逢灾异,皇帝命群臣献计献策,他无所讳忌,直陈“势要侵夺及编审、免役、驰驿、供张过滥”等弊端,所言多指皇帝亲近权臣。因此,每当于赵议事,朝中奸佞小人无不坐卧不安,唯恐牵涉自己。万历皇帝继位,适逢久旱不雨,于赵借机奏请施行宽恤政策以救民于水火。不久,他又上奏《近幸招权恣意疏》,指出近幸权臣以权谋私,肆无忌惮欺虐平民的罪行。万历三年(1575)他升任兵科都给事中,时皇帝舅父自恃皇亲之尊,要皇帝给银3万两营造生墓,皇帝碍于情面应允。事为于赵所知,即-批评皇帝滥赏无度,破坏国家法制,危害社稷。满朝文武均为他捏一把汗,而他却淡笑自如,将福祸置之度外。皇帝感其忠直,也未怪罪他,并妥善收回成命。时黄河常有淤塞,宰相张居正指使漕务大臣奏请开挖泇河。于赵认为不妥,众臣也赞同他的意见,但又惧怕张居正之权威,只好奏请“派员勘察再议”。于赵受命往勘,绘图具文上报,挖河之议遂止。张居正大为不满,施计将于赵逐出京城,派往江西任参政,再后又调他到张的家乡任湖广按察使、右布政使、代理左布政使等职,置于张的党羽监视之下,致使他3年中与京都音信断绝。万历九年(1581)于赵调任山西左布政使,将清理豪绅地霸隐瞒的土地实行“均田”,公平百姓负担,大快民心。万历十一年他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成为一省最高长官。时,当地赋重,历年积欠数十万,征收者实行“带征法”,新旧一并清理,百姓怨声载道。于赵-,指出此举绝无异于驱民逃亡,导致人去地荒,赋源枯竭。皇帝准奏,酌免历年积欠,万民欢腾。

于赵晚年服孝归里,多次谢绝官方聘请,安居穷乡僻壤13年,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卒,享年62岁。次年皇帝遣河南布政使司分守大梁道袁奎致祭。


  侯于赵相关

明朝山西巡抚



  同年(公元1536年)出生的名人:

李际春 (1536~1583)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初学易 (1536~?) 湖北省潜江

徐元太 (1536~1617)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

裴应章 (1536~1609)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

罗万化 (1536~1594) 明朝状元 浙江省绍兴上虞



  同年(公元1598年)去世的名人:

尹凤 (1523~1598) 江苏省南京玄武

王士性 (1547~1598) 浙江省台州临海

程大卫 (1533~1598)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唐伯元 (1541~1598)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李如松 (1549~1598) 明代晚期著名将领 辽宁省铁岭铁岭县

邹学圣 (1523~1598)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11

送花
13
上一篇:杨新朝
下一篇:张武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