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四川眉山名人 虞刚简

虞刚简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眉山市 仁寿名人录

宋[公元1163年-1227年]

虞刚简,约1163~1227年,字仲易,一字子韶,学者称沧江先生,仁寿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虞允文孙。尝与魏了翁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微旨。以郊恩任官,再举礼部,监郫县犀浦镇酒税。历知华阳县,通判绵州。宁宗嘉定八年(1215)由知万州任罢。十一年,起知简州。十五年,擢夔州路提点刑狱,改利州路。理宗宝庆二年卒,年六十四。

儿有掌中杯但把,归期苦苦催奕世。

衣冠仍上第公台,元自诗书裹面来。

秋色为渠开先我,梁世马首回猿鹤。

莫轻窥蕙帐惊猜,苔步归休亦乐哉。

虞刚简《送子就试帖》

沧江书院

虞刚简也是在南宋书院史上留名的人物。约在魏了翁创办鹤山书院前后,宋代的成都还有一所全国有名的书院,那就是屹立于成都"二江之上"、今合江亭一带的沧江书院。

书院创办者为南宋名相虞允文之孙虞刚简。南宋中期时,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讲学中心之一。经常在此讲学的,有著名学术家族华阳范氏的范仲黼、范子该、范子长、范荪(时人称为"四范" )以及薛绂、邓谏从、虞刚简、程遇孙、宋德之等共九人,他们被称为"二江九先生"。另外,著名学者李心传、李道传、魏了翁等人也曾在此讲学,李修己、张仕诠等人也常在此与众学者切磋学术。清黄宗羲著《宋元学案》,特地将"二江诸儒"专立一案,可见其学术影响之大。

学者们在这里"会文讲学",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所传之学,为理学名家张轼之学。张轼号南轩,为名相张浚之子,是与朱熹齐名的一代理学宗师。他虽为蜀人,但因自小随父生活,故讲学的中心在长沙。但他的学术通过其门人、私淑回传到了四川 。如"二江九先生"中的范仲黼、范子该、范子长、范荪、宋德之即为他的摘传弟子,魏了翁、虞刚简等通过范仲嗣的再传,成为张轼之私淑。一代名儒魏了翁,正是在沧江书院与学者"切磋于义理之会"过程中,崛起为全国有名的理学名家。而宋代理学思潮,也正是经书院学者的传播,得以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快速发展源远流长的蜀学,也由此实现了义理化转型和再一次兴盛。当时成都二江讲学之盛,"肩摩袂属,谒无留门,坐元虚席,囊无停炊" (魏了翁语), "不下长沙";张轼学术在四川的传播,"湖湘间反不如也"。



  同年(公元1163年)出生的名人:

西夏神宗李遵顼 (1163~1226) 西夏第八代皇帝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苏权 (1163~?)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史达祖 (1163~1220) 宋朝词人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金宣宗完颜珣 (1163~1224) 金朝第八代皇帝 辽宁省辽阳太子河区

如净 (1163~1228) 浙江省宁波



  同年(公元1227年)去世的名人:

丘处机 (1148~1227) 全真七子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武祯 (1171~1227) 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安徽省淮北濉溪

敖陶孙 (1154~1227)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汪莘 (1155~1227)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成吉思汗铁木真 (1162~1227) 元太祖 内蒙古自治区

西夏末帝李睍 (?~1227) 西夏最后一位皇帝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虞刚简作品目录

10

送花
13
上一篇:唐淹
下一篇:程垓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眉山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