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名人录 [公元1905年-1977年] 张维贤(1905-1977),新剧领导人。原名张乞食,笔名耐霜。台北市人。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后,推动以艺术、音乐等为媒介的非武装抗日活动,一般有杰出表现者都受到各方支持,也有主动推行文化下乡活动者。1924年彰化人陈凸由厦门回台,曾参加话剧活动,大稻埕“摘星网球会”会员想结合对新剧有兴趣者,于是请陈凸为指导,成立“星光演剧研究会”,在陈奇珍大厝内演出胡适的剧作《终身大事》。1925年又在“新舞台”戏院(今太原路附近,辜显荣所经营。而今中国信托在信义计划区松智路所成立的“新舞台”应当有纪念意义)扩大公演。其后又进行环岛演出,都很成功。剧团也曾为慈善机构募集基金。1927年为爱爱寮建寮舍募款,在永乐座与万华公演四天三夜,增加《金色夜钗》剧目。1928年在永乐座公演十天。惜因经费不继,解散。1927年张维贤到连雅堂经营的书局上班。1928年赴日,在东京左翼剧场“筑地小剧场”研习。1930年学成返台,与-者合组“民烽演剧研究会”。招募研究生加以训练。因感学识不足,再赴东京舞蹈学院学习“达鲁库罗兹”全身韵律运动。1933年在永乐座公演四天。1942年“台湾演剧协会”创立,管制一切演出,乃转业往大陆经商。战后回台,经商失败,归隐宜兰头围福德山。后创办电影公司,四十七年拍摄《一念之差》,卖座奇惨,一如片名所讽喻。又在三重五谷王庙街养鸡,五十七年洪水淹没养鸡场,家产荡然,遂成为无业游民。民六十六年去世,年七十二。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张璋 (1905~1936) 安徽省合肥肥西县 张干臣 (1905~1969) 安徽省淮北濉溪 张建中 (1905~1978)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 张洪元 (1905~1984) 安徽省阜阳界首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 张路 (1919~1977) 浙江省绍兴上虞 蒋德恩 (1898~1977) 浙江省杭州 董秋芳 (1898~1977) 浙江省绍兴 张彬希 (1884~1977)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张瑞贵 (1890~197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广西自治区钦州钦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