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东威海名人 刘衡三

刘衡三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威海市 文登区名人录

[公元1889年-1957年]

刘衡三 (1889—1957)名铨法,号衡三,自称“古愚山人”。文登县(今文登市) 宋村镇台上村人。教育家,建筑工程师。幼读私塾。受维新思潮影响到青岛礼贤书院就读。192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从事工程建设。1923年出任青岛私立礼贤中学校长,兼市政府科长。礼贤中学为德国与瑞士民间组织同善教会所办,他在校不领工资,靠兼职薪金生活,亦不信教。鉴于当时旧中国不重视中等专科教育的现实,他倡导在礼贤中学创办高中工程科。不料教会代表却以只有办医科才符合同善教会宗旨为由进行阻挠。经过斗争,终以工程科外语为德文而定案开设。初始班次少,专业课全由刘一人承担,自编房屋建筑学讲义,并著有《铁筋混凝土工程》一书供教学使用。高中工程科自1932年招生到解放后并入李村建筑学校止, 毕业生400余人,分布全国各地,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基本建设的骨干力量。为提高礼贤中学的教学质量,刘衡三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任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1933年,青岛市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会考,礼贤中学初中两个班不足百人, 第一榜通过60多人,而多数中学仅有20%的学生通过会考,有的只通过3—4人。礼贤中学的教学质量因此而蜚声青岛。日军侵占青岛期间,刘坚持不向伪政府领取经费,向爱国商人募集资金,坚持办学。1929年,刘衡三登记为工程师,并于青岛设建筑师事务所。至“七七”事变后的10年间,在省内设计工程百余处 (日军侵占青岛期间,刘拒绝向伪政府登记,不领工程师执照,停止工程设计与监督)。其代表作有青岛市天津路交易大楼、中山路同左银行、大陆银行、中国银行大楼(与人合作)和青岛红字会大殿工程(今市博物馆)。青岛市红字会大殿建筑设前后两组,分两期完成。后组是民族形式大殿,为第一期工程,由刘衡三设计。该建筑虽为民族形式,但斗拱、结构构件及大殿前排柱的柱面挂匾,均采用水泥制品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为国内首创。1934年,他向国民政府实业部申请了混凝土预制构件专利,并获证书。这一专利很快引起国内工程界的重视,社会上有“南黄(黄柏樵)北梁(梁思成),实干家是刘衡三”的说法。1957年,苏联专家阿里依尼科夫和拉宁到青岛参观时,对中国1932年就有这样复杂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称赞不已。建国后,刘衡三继续担任礼贤中学校长,是青岛市政协委员。1953年,他辞掉任职30年的礼贤校长职务。1957年在青岛病逝。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赵太侔 (1889~1968)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丁锡纶 (1889~1946) 山东省潍坊市

秦耀庭 (1889~1978)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

姜占甲 (1889~1928)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王文泰 (1889~1929)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

牟希禹 (1904~1957)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赵仁玉 (1925~1957)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邹凯勋 (1896~1957)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

杨星华 (1923~1957)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杨次章 (1879~1957)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孙运坤 (1915~1957)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17

送花
13
上一篇:毕慎夫
下一篇:于慎修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威海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