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东青岛名人 纪家坛

纪家坛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青岛市 城阳区名人录

[公元1868年-1945年]

纪家坛(1868—1945) 字泽蒲,号文苑,别号顽石、不其。青岛市城阳区仲村人。1909年(宣统元年)冬,纪家坛中乙酉科优贡第二名。后经商震举荐,于1913年起,历任山西省蒲县、汾城县、代县、朔县县长,山西省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山西省行政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

1917—1922年任汾城县长期间,敬业乐群,振兴实业,黎明即起,巡视店铺,敦促清扫门面,按时营业。在乡村,常徒步视察,指导耕作。汾城县种谷,多沿旧习遍地撒种,苗多谷穗小,产量低,纪家坛亲手传授用耧条播、间苗、定苗等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20年代的汾城县政府,官僚作风甚浓,大小官员或饱食终日,怠于公务;或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纪家坛时常去各局视察,整饬风纪。

纪家坛十分注重兴办学校,革除蓄辫、缠足、-等流弊,倡导新风,在汾城县城由各小学创办黑板报广泛宣传,且规劝全县各级官员的女眷带头放足示范,而后广及民众。此举,早于邻近各县10多年。禁, 一项,尤为严厉,责成警政人员常年抓, ,教育, 徒。西薛农民陈如镜嗜, 成癖,曾一年被提审7次。第7次被带到县衙,纪家坛对陈如镜晓之以利害,说得陈心悦诚服,悔恨不已,发誓决不再, 。因此,在当地流行着“大盖心肚,摇小蒲扇的人(, 棍)最怕纪老汉”的俗语。纪家坛不遗余力地兴办近代学校,在汾城县城先后创办女子小学及第二、三、四等小学,选拔品学兼优者充任教师。

从清末到民国,纪家坛为政20余年,身居县长、局长、省行政监察委员等要职,然视不义之财如粪土,不以权谋私。1926年,年近六旬的纪家坛被委以晋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到职视事一年,秉公执法,两袖清风。1922年在汾城离职时,仅采集野生植物白蒿(药名茵陈)一批,以丝线捆扎成束,准备返乡后馈赠亲友。启程返乡之日,自汾城至古城(地名)20华里的官道上,各村民众置酒设案送行者,多达数十处,民众悲泣流涕牵衣相送者,络绎于途。

1925年任山西代县县长期间,正值军阀混战,纪家坛对此深恶痛绝。时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有驻军10余万人,由代县转运粮草等军需品。代县差役局和县巡警200多人, 每天到各村催要民夫、牲畜,00,屡禁不止,民众常向纪家坛哭诉。为解民于倒悬,纪家坛屡向山西省政府去电请援,均被置之不理。他深感身为一县之长,不能为民做主,无颜再见代县父老,愧而投井,幸被从人救起。1933年春,出任河北省涞源县县长。不久,土匪刘桂堂(即刘黑七)部窜入该县,向纪家坛迫交粮饷。纪家坛意欲凭拒马河之险,率众据守县城,与土匪决战。然城中绅商苦苦劝阻,为避民众伤亡,纪家坛躲藏于乡下。刘桂堂率部进城,捣毁县衙抢夺钱粮后逃窜。事后,纪家坛被削职为民,饮恨回乡。纪家坛返乡时已65岁,唯不安于清闲,仍在本村教书,直至1945年病故。


  经历历史事件:

平型关大捷 (公元1937年)



  同年(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

王怀琪 (1868~1924)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陈炳焜 (1868~1927) 广西自治区柳州鱼峰区

高尔基 (1868~1936)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欧洲俄罗斯

李浚之 (1868~1953)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王踽臣 (1868~1911)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杜雨 (1914~194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孟广彦 (1894~194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傅怀伦 (1916~1945)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

侯筱章 (1921~1945)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赵正阳 (1918~1945)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季学文 (1919~1945)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

7

送花
13
上一篇:徐本胜
下一篇:窦笑生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青岛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