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 婺源县名人录 宋[公元904年-999年] 胡昌翼(904-999),明经胡氏始祖,字宏远,号眉轩。 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8月,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不久,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昭宗李晔立为皇后。朱全忠借故岐兵威逼京畿,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来到陕州,因为东都洛阳宫殿尚未完工,于是滞留于陕州。三月朔日,何后产下一男婴。四月,宫阙建造完毕,朱全忠请求发车起驾。皇帝就将皇子托付与徽州人士胡 。 胡 临危受命,不顾个人的安危,将皇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来到洛阳之后,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唐哀宗天祜元年(公元904年),德王裕等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李唐宗室仅存哀帝。 何后之子与胡 来到考川之后,认胡 为义父。 历史传说 因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说,改姓为胡,融于众胡之中,可以掩人耳目。取名为昌翼,也是为了感谢胡 的覆翼、养育之恩。胡昌翼避乱于考川之后,闭门少出,不愿招人耳目。 几年之后,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资聪慧闻名遐迩,引起乡人的注目和惊奇。弱冠后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昌翼长大后胡 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开设书院,传道授业解惑。 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 遗迹遗存 胡昌翼在乡里好善乐施,曾经为了便于乡人出外,而伐木架桥于二十四都朱源溪上,乡人称呼此桥为“太子桥”。南宋时由14世孙胡安国重修,13世孙胡次焱定名为“明经桥”,到了元时,胡昌翼的15世孙胡明善将太子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并邀请当朝尚书汪泽民出席桥的落成典礼,作《明经桥碑记》,立石于桥侧。
胡昌翼相关 胡昌翼墓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人物关系: 鼻祖: 远祖: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朝第七位皇帝 太祖: 唐代宗李豫 (727~779) 唐朝第八位皇帝 烈祖: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朝第九位皇帝 天祖: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朝第十位皇帝 高祖: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代第十一位皇帝 曾祖: 唐宣宗李忱 (810~859)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爷爷: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 父亲: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兄弟: 李祤 (?~905) 李裕 (?~905) 唐朝第23任皇帝 李禛 (?~905) 李祺 (?~905) 李秘 (?~905) 李祥 (?~905) 李禋 (?~905) 李禊 (?~905) 唐哀帝李柷 (892~908)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 李祎 (?~905) 叔伯: 唐僖宗李儇 (862~888)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同年(公元904年)出生的名人: 苏晓 (904~976) 陕西省咸阳武功县 符彦能 (904~959) 五代时期军事将领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郭威 (904~954) 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戚同文 (904~976) 著名学者、教育家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同年(公元999年)去世的名人: 袁鰲 (923~999)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 钱昱 (943~999) 浙江省杭州临安 周渭 (922~999)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宋湜 (949~999) 陕西省西安 刘昌言 (942~999)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王继恩 (?~999) 北宋时期宦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