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江西抚州名人 侯叔献

侯叔献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抚州市 宜黄名人录

宋[公元1023年-1076年]

侯叔献(1023~1076)

字景仁,宋新丰侯坊人。水利专家。

侯叔献从小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奸吏、豪强敛缩。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志在富国,决定以农为本,制订出“农田利害条约”。侯叔献进言:汴河两岸原有沃土千里,因每年大汛期间汴河暴涨,冲击河堤,使官、私之地二万多顷变成盐碱地,而今用来牧马,也不过万顷,其余都白白荒芜不用。只要依汴河两岸地势开渠筑陂坝,增设溢洪道,将黄河上游的樊山水引入汴河,冲刷盐碱地,使其变为良田。神宗令为开封府界常平,执行此事。后因都水监对此持异议,改调淮南提举、两浙常平使。

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长年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群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过数年努力,将汴河两岸荒芜之地变成40万顷良田。六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他主持引京、索二水,开挖河道,设置河闸,调节用水,既利灌溉,又利水运。后又亲自督率民工疏浚了白沟、刀马、自盟三条河流,修复废塞的朝宗闸,开河1000余公里,大面积改善了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八年,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

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其治水主张,竟遭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的诋毁,说他治水破坏风水龙脉,会招来天神降灾。他不为所动,坚持治水,以水利司钱召募民工修筑圩堤;鼓励农民开垦淤田,减免农税,使垦荒者获益很大。利用水道,沟通内外河道运输,以至后来高丽国入贡也经由水道。宋神宗嘉奖他:“古人所谓勤于邦,尽力乎沟洫,于卿无愧。”

他长年奔波于水利事业,终因积劳成疾,于熙宁九年(1076)卒于扬州光山寺治水任上。宋神宗停止视朝一日,以示哀思。王安石特作《叔献公挽诗》一首:“江河复靓舜重瞳,荒度平成继禹功。爱国忘家钦圣命,劳身焦思代天工。光山寺远星辰暗,薤露歌残血泪红。臣子如公直不愧,两全忠孝古人风。”以示悼念。



  同年(公元1023年)出生的名人:

拜柱 (1023~1063) 蒙古族 陕西省渭南大荔

刘攽 (1023~1089) 北宋史学家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周衮 (1023~1098)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

王仲舒 (1023~1098)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金君卿 (1023~1098)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同年(公元1076年)去世的名人:

苏缄 (1016~1076)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陈舜俞 (?~1076)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罗恺 (1012~1076)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萧挞里 (?~1076)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左旗

赵从贲 (?~1076) 河南省开封市

王雱 (1044~1076)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者。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

11

送花
13
上一篇:乐史
下一篇:丁长华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抚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