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南平名人 熊禾

熊禾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南平市 建阳名人录

宋[公元1247年-1312年]

熊禾(1247~1312年)

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生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世居云谷鳌峰之东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论学之要旨。

咸淳十年(1274年)中进士,任汀州(治今福建长汀)司户参军,颇有政绩。宋亡之后,坚持民族大义,誓不仕元,束书入武夷山隐居,筑洪源书堂,聚徒讲学,受业数百人。谢枋得隐居建阳,闻其名,即到武夷山拜访,共诉宋朝灭亡之恨。两人志同道合,共同研讨性理之学,成为莫逆之交。

熊禾寓居武夷12年后,回家乡熊墩。在鳌峰之麓,将家塾改为书院,称“云谷书院”,著述讲学著述,四方学子接踵而来。熊禾授以朱子理学。重义理,教治学之道和为人处世纲领,抨击异端。曾与江西胡一桂研究学问,认为秦汉以来,天下所以无善治,是儒者无正学;儒者所以无正学,是“六经”无完书;“六经”无完书,学问就没有理论依据;儒者无正学,道学就得不到发扬。因此,他主张以“六经”、“四书”作为学校教本,以经学为育人治世之道,以书院为宣扬理学阵地。

熊禾为朱熹三传弟子,深受其学说影响,视朱熹为孔子第二,认为朱熹的著述继往圣,继绝学,开万世太平,其学术影响,关系到国家存亡,民心向背。其所撰《考亭书院记》,有“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之语。熊禾对朱熹的评价,得到后人的赞同,为朱熹在儒家道统中奠定崇高的地位。

熊禾认为朱熹主要著述是《易》、《诗》,与《四书》的传注,面对《尚书》、“三礼”的专注,仅开其端,未及完成,《春秋》只阐发其义。熊禾以继朱子学为己任,苦心收集资料。他与至友胡一桂讲论17年,互相勉励切磋,注《易》、《诗》、《书》,重纂《春秋》,纂修《仪礼》,书未成,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去世。熊禾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继承和发展朱子学,成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后人道:“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

熊禾著作极为丰富,有《易经讲义》、《易学图存》、《周易集疏》、《大学尚书口义》、《三礼考略》、《春秋通解》、《春秋论考》、《书说》、《四书标题》、《大学广义》、《四书小学集疏》、《文公要语》等书。其中《仪礼》未及完稿,由陈益方继成。



  同年(公元1247年)出生的名人:

一山 (1247~1317) 浙江省台州临海

一宁 (1247~1317) 浙江省台州临海

郝天挺 (1247~1313)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张三丰 (1247~1458) 辽宁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仇远 (1247~1326) 浙江省杭州钱塘区



  同年(公元1312年)去世的名人:

阿老瓦丁 (?~1312) 新疆自治区

瞿霆发 (1251~1312) 上海市浦东

黄仲元 (1231~1312) 福建省莆田市

10

送花
13
上一篇:周一鹗
下一篇:葛老五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南平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