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福州名人 黄炳武

黄炳武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福州市 闽清县名人录

[公元1887年-1968年]

黄炳武

(1887~1968)

字希平,今坂东镇湖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信奉基督教,在培元小学毕业后,入福州福音书院深造。清宣统三年(1911)在榕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参加福建学生北伐队。于福州东岳庙集训时脱队回县,四出活动,聚集六都和十一都一带游兵散勇数百人,成为一股地方武装势力,时称“清乡队”。

民国11年8月,许崇智率北阀军入闽,征讨北洋军阀驻闽督军李厚基,黄炳武闻风率部响应,队伍被编为福建自治军第六路军,黄任司令。民国12年,省长萨镇冰委任黄兼任闽清知事,任内在在剿抚闽(清)、永(泰)边境股匪,兴办交通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集资架设本县历史上第一条自梅城至永泰县城长70公里的军用电话线路;创建县城十字街至西门街长400米的条石和水泥街道;组织民工修筑县内第一条公路(梅城至湖头)但未完工;集资兴建湖东小学,并资助东庄女子职业学校银圆2000元修缮校舍等。

民国13年春,广东军政府派方声涛等人入闽,收编福建各地民军,讨伐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在大田县成立福建闽军总司令部,方为总司令,吴吉甫为参谋长,几路自治军均向大田集结。黄炳武再次积极响应,并亲率所部官兵600多名由南安开赴大田。后因方声涛的卫队旅阴谋叛逃事泄,旅长被枪决。事变中,方声涛仓惶出逃,吴吉甫当场毙命(称“大田事变”),黄炳武得德化民军陈国华相助逃离大田。其部队后被卢兴邦收编为该师独立营。

民国14年,黄炳武回到闽清,继续在县城、六都一带活动。次年冬,北伐军歼灭军阀孙传芳,福建光复,成立省政务委员会,黄炳武为政务委员之一,遂收拾旧部,重振旗鼓,被任命为福州西乡闽清等处防务指挥官,兵员500多人,驻闽侯下岐。民国16年8月,任省公路委员会代主任委员。

民国17年,省政务委员会改组为福建省政府,杨树庄为省主席,黄炳武受任为财政整理委员会主任。时福建政令不统一,地方武装势力各据一方,土匪如毛。民国18年末,曾在黄炳武部下任排长的黄宝云势力膨胀,带领兵力千余人,占领闽清县城和十一都一带,视黄炳武为眼中钉。黄炳武无力抵抗,只好在六都、三都、四都一带活动。民国19年5月,黄炳武在六都受黄宝云与卢健康(卢兴邦部)一个营的夹攻,警卫排排长池干坤中弹身亡,黄炳武从小路退至五都龙溪小学(今溪东小学),沿闽永边境到达闽侯某地扎营待命。是年初冬,黄炳武任福建省第七防区指挥官,归驻原地,后改为省防军第四旅旅长。其间,炳武曾向刘和鼎师借兵一营,欲与黄宝云决一雌雄,幸陆军第49师补充旅旅长黄赵先走一步,把黄宝云队伍编为该旅第一团,开赴闽南整训,闽清才免去一场兵祸。民国21年,黄辞去军职。民国26年,偕妻刘婉庄赴新加坡谋生。至1968年病故,终年82岁。



  同年(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

许友义 (1887~194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刘锋 (1887~1911)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曾以鼎 (1887~1957) 抗日海军名将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曾明 (1887~197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郑玉书 (1887~1965)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张瑞财 (1905~1968)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徐碟姑 (1874~196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郑国钦 (1919~1968)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吴藻汀 (1888~1968)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黄葆钺 (1880~1968)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林庆年 (1893~1968)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10

送花
13
上一篇:史温
下一篇:黄庭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福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