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漳州名人 林乞食

林乞食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漳州市 平和县名人录

[公元1894年-1974年]

林乞食(1894~1974),文峰文美村人,少壮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顿,曾涉足距黄井村7公里的宝桥垦植。宝桥原称“倒桥”,是一个匪患丛生、野兽横行的荒僻山村。乞食不惧险阻,只身来此落户垦植,但辛勤打下了的粮食却被匪徒劫掠一空,失败返家。

解放后,匪患绝迹,社会安宁,乞食重振雄心,只身再进宝桥。无奈身单力薄,难抵自然灾害袭击,再度失败返家。

1955年,农村组织互助合作社,时乞食已年逾花甲,但仍壮心不已。他发动组织8个社员三进宝桥。初来乍到,他们住破庙,吃瓜菜,顶风雨,迎日晒,以“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山坡上开出层层梯田,打出粮食,开始积累生产资金。

1959年,乞食领办宝桥青年场,利用厚实的资金,盖起宿舍、办公室、仓库、猪牛舍,终于把“倒桥”变成名副其实的宝桥。1963年,大队接收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53人到宝桥场。为鼓励知青扎根农场,乞食积极筹办林、木、铁加工组,筹建理发室、缝纫室、小卖部、小水电站,开辟篮、排球场等娱乐设施。知青初来不懂农活,他总是手把手地教。知青偶有患病,乞食跋山涉水,到远地请来医生,买药,煎药,送汤送水,关怀备至。春节期间,乞食带头留场,让知青返家过年。自进场至1974年的19个春节,年年如此。

在乞食的带领下,全体场员生产积极性高涨。1964年,青年场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多征粮食7万多公斤,比1963年增长1倍多。当年,全场评出“五好青年”11人,评选出席县、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代表5人。乞食也于196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办场安置下乡知青经验交流会。华东及福建省、地、县纷纷派人到宝桥取经。1965年,乞食出席省贫协会,并接连3次被评为县劳模。

70年代后,乞食已届耄耋之年,体力渐衰,但仍不歇手,坚持在场养鸡鸭、打扫环境、积肥、修理农具等。他处处为公闻名全县,当地群众尊称其“乞食公”。1974年4月上旬,乞食终于病倒,县领导闻讯前往探视慰问,经领导再三敦促,他才到县住院,4月20日病情恶化逝世。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沈国良 (1894~1987)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郭治妈 (1894~1936)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吴秀峰 (1894~1970)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

黄紫霞 (1894~1975)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洪渊源 (1894~1984)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

谢联棠 (1888~1974)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李述中 (1907~1974)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王源兴 (1910~1974)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庄志烈 (1897~1974)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李金水 (1899~1974)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庄惠泉 (1900~1974)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11

送花
13
上一篇:罗则化
下一篇:罗育才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漳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