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福州名人 刘元栋

刘元栋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福州市 仓山区名人录

清[公元1884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刘元栋(1884—1911),字钟群,福建闽县人。幼年家贫,故仅读几年私塾。为人性格豪爽,嫉恶如仇,身材魁梧,善长拳术。他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十分不满。1900年,参加-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1902年底,加入共和山堂,成为骨干分子。1904年,参加共和山堂领导人设立的藤山文明社。1911年4月27日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后英勇牺牲,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刘元栋,字钟群,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父炜阳在仓前街开一家小酱店,元栋仅读几年私塾,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他年轻时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嫉恶如仇,善拳术。他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十分不满。光绪二十六年,参加反清革命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光绪二十八年底,刘元栋加入共和山堂,并成为骨干分子。光绪三十年,参加共和山堂领导人设立的藤山文明社。

刘元栋少年任侠,曾入山联络会党。1905年日俄战争后,传有割闽易辽之说,他潜入深山,号召所部,策划福建独立,事泄未果。后福州南台绅商集资设立消防会,他被推为会长。1911年春,得知广州将有大举,率所部赴广州。4月27日起义发动后,率部入城,在激战中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林觉民回到福州秘密召集革命志士前往广州参加起义。刘元栋得知后急忙去找林觉民说:“吾党亦有今日耶,予所部皆能明大义,必可用,当率前往。”他四处奔波联络福州各地的革命同志和自己的部属,参加起义。

农历三月十九日,刘元栋等人带领第一批20余人乘船前往香港。二十九日,他们潜入广州,在小东营集合处,编为第一路,下午5时半,起义队伍臂缠白布,脚着黑色布胶鞋,在黄兴率领下攻打两广总督署。在海螺号角中,元栋一马当先,直抵署衙。守门士兵及卫队负隅反抗,刘元栋奋不顾身左冲右杀,迫使敌人弃枪投降。众人冲入内衙,四处搜索不见总督张鸣岐,知已潜逃,转而进攻督练公所。

至东辕门遇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清兵。林文向前招呼谓:“我辈皆汉人,当同心戮力不用打”。不料,言未毕,林文、林尹民、刘元栋均中弹死,黄兴亦中伤,右手两指垂断,其余死者尚有数人。众人奋勇力战,但寡不敌众。刘元栋头部中弹,血流满面,倒在地上。战友们连忙上前抢救,他已奄奄一息,以微弱的声音对诸友说:“吾死志也,不足悲;去图大志,勿念吾也。”说罢壮烈牺牲,时年27岁。元栋遗体后来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刘元栋相关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经历历史事件:

黄花岗起义 (公元1911年)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韦荣初 (1884~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西自治区贵港平南县

李文楷 (1884~1959)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

罗坤 (1884~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周成山 (1884~1966)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

张春斗 (1884~1962)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

刘六符 (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魏金龙 (1880~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

陈可钧 (1888~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时爽 (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

陈与燊 (1888~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尹民 (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13

送花
13
上一篇:陈意映
下一篇:郑祖荫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福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