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泉州名人 傅维早

傅维早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泉州市 鲤城区名人录

[公元1884年-1939年]

傅维早(1884~1939年),人称“早司”,又称“草司”。南安县溪美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傅维早9岁随父母徙居厦门,11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拜一个外国建筑师为师。由于秉性聪颖,加上刻苦钻研,很快会看图施工、测绘设计,得到洋师傅的赏识与重用,推荐他参与厦门鼓浪屿英美领事馆、英华书院的建设工程。

宣统二年(1910年),安礼逊准备扩大泉州惠世医院和培元学校的规模,聘请傅维早到泉州,将惠世、培元的全部工程委托给他设计和施工。是年,傅维早携眷定居泉州。

自清宣统元年至民国10年(1909~1921年)间,惠世医院和培元学校花棚下一校等一系列楼房,广平仓二校的泗水大楼宿舍,以及中营下三校、印塘分校的新校舍和平水庙旧校本部的大膳堂(又称井里汲堂),都由傅维早亲自主持建设。

惠世、培元两大建设其新颖的设计样式、优质的施工质量和诚信的服务态度风靡闽南,使傅维早声誉鹊起。此后,泉州的许多重要修建工程几乎全部聘请他主持。

民国13年,中国佛教学会会长圆瑛法师与旅居新加坡高僧转道和尚、转物大师聘请傅维早主持修复泉州开元寺、甘露戒坛、功德堂、尊胜院。翌年,著名华侨黄仲训等重兴开元寺,建法堂,修东塔与西塔。圆瑛仍聘傅维早专其责。傅维早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将法堂建成砖混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其二层作藏经阁),蔚为壮观。东塔塔尖铁链八断其七,东西双塔塔身多处损坏,傅维早巧夺天工,葺损饬坏。至民国16年先后完成。

民国15年夏,著名华侨李功藏捐资修建泉州文庙,也请傅维早主持。文庙大成殿是一座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的宋代古建筑。傅维早严格按照原式样、原风格修葺一新。还修复魁星楼和泮宫门楼。工程竣工时,泉州兴文局董事制“艺通于道”大匾赠送维早,款题云:“丙寅夏,李君功藏捐资修建府学大成殿,君精心计画,劳不受值,已竟厥功,爰题匾额以表高谊。”

民国16年,培元校友集资兴建“安礼逊图书楼”,为母校创办人安礼逊50大寿祝寿纪念,并公推傅维早主持。维早慨然应承,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他别具匠心,大胆创新,将大楼设计成外似三层,内实五层,一至四层为西式层楼,第五层为中式楼阁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整幢大楼高达24.8米,楼身线条明畅,修长娟秀,巍然挺拔;顶层空中楼阁,飞檐碧瓦,富丽堂皇。整体结构匀称,造型优美,雄伟典雅,是傅维早建筑作品中的精品和代表作。

此外,傅维早还承建一大批诸如浔美万氏大厝、新门街黄仲训洋楼等著名建筑。同时,积极参与中山路街道两侧骑楼式商住楼建筑群的建设和泉州至安溪公路路线的测量和设计。

20~30年代,傅维早的事业趋于鼎盛。其时,他拥有10多支施工队伍、18部电话,在新门街自办木工场,在新门城边开办瓦窑,采用龙窑(俗称目仔窑)烧制砖瓦。如此规模在30年代泉州建筑行业中仅此一家。

民国28年3月,傅维早去世,享年56岁。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杨山光 (1884~1947)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傅维彬 (1884~192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陈朝栋 (1884~1943)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杨学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杨汉烈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

刘伯华 (1914~1939)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

刘蔼生 (1881~1939)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李皮 (1887~1939)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林嘉 (1874~1939)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陈箓 (1877~1939)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曾仲鸣 (1896~1939)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12

送花
13
上一篇:傅维彬
下一篇:杨山光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泉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