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泉州名人 傅维丹

傅维丹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泉州市 鲤城区名人录

[公元1906年-1984年]

傅维丹(1906~1984年),童名傅甘,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属江南镇)人,清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生。父亲早亡,家境清贫。民国11年(1922年)进泉州养正小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停学,回家从事农耕劳作。民国14年5月,随兄嫂前往印尼,在温律镇合良公司当学徒,结识中华学校进步教师赵晃,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

1930年冬,傅维丹到玛琅州珠连镇建丰油厂当出纳。他深感家乡文化落后,村民连写信都无人执笔,产生办学的志向。于是往来于玛琅、雅加达、万隆、井里汶和西波罗洲各埠,劝说乡亲为家乡教育慷慨解囊,成立海外校董会,筹募资金,于1931年在家乡创办华岩小学。

1934年3月,傅维丹在婆罗洲三发埠傅瑞安有限公司任职,参加侨团活动。“七七”事变后,南洋侨胞纷纷筹款支援抗战,成立三发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傅维丹任第二届主席。

1942年2月,日本军队占领西婆罗洲,傅维丹和同乡逃进深山穷谷,伐木架屋,耕作为生。不久,渡海到爪哇直葛,再转泗水做小买卖,参加黄复明领导的民族抗日反帝大同盟。1943年秋,傅维丹在三宝垄参加爪哇共产党地下组织。

1946年夏,傅维丹到新加坡,与洪骏声、吴为忠等在新加坡、泗水开设大华贸易公司,所得盈利多用于扶贫济困或社会进步活动。革命文化人胡愈之、沈兹九等也得到他们的资助。

1949年2月,新加坡大华公司被英国当局查封。大华公司把资金港币20万元献给中共地下组织,在香港开设裕华行。

1952年,傅维丹离开三宝垄,到椰城担任《生活报》经理。

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傅维丹以坤甸《黎明报》首席记者的名义参加会议,与印尼各家华侨报纸记者二三十人串联起来,暗中保护周总理。

1957年6月,傅维丹回国定居,任福州华侨大厦副经理。1958年至“文革”前夕,任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晋江专区办事处主任,兼任晋江专区第一届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和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又历任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务委员、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

傅维丹回国后,先后被选为福建省第三、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泉州市第四、五、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泉州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政协福建省常务委员会委员以及华侨大学、培元中学校董事会董事等。

“文革”期间,傅维丹受到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傅维丹继续担任晋江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1984年5月,傅维丹病逝,享年79岁。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陈凤仪 (1906~1991)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吴秀珍 (1906~198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苏秋涛 (1906~1985)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吕振山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林师柴 (1906~1935)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

吴秀珍 (1906~198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许金荣 (1916~1984)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

庄坤 (1917~198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吴淑仲 (1892~198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辜仲钊 (1891~198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蔡孝固 (1908~1984)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11

送花
13
上一篇:张秀寅
下一篇:许谷芬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泉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