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 连城名人录 [公元1917年-1941年] 黄才胜 (1917~1941) 黄才胜,原名才生,又名仁清,民国6年(1917)出生于长汀、连城接壤的偏僻山庄黄岗村(今朋口池溪)。父亲黄亮福,以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省吃俭用,让才胜上一年私塾。 民国18年10月,池溪、小鱼潭、黄岗等村爆发以池溪为中心的农民-,成立农民协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开展打土壕分田地运动。才胜年仅13岁,担任村儿童团团长,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起集合队员操练,口令熟练,动作灵敏,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他不仅站岗、放哨、查路条,还多次为赤卫队送信,出色地完成任务。 民国20年春,闽西红军长汀独立五团进入池溪、黄岗一带活动,时才胜年仅15岁,与同村十多位有志青年立即报名参加红军。才胜年纪小,在机关担任勤务、通讯和宣传等工作。民国23年春,他从福建军区随营学校毕业,分配在红八团政治处任干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八团挺进闽南,在漳龙公路线两侧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对中央苏区的进犯。 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的红八团、红九团和游击队进行反“清剿”斗争。这时,才胜调到连队任指导员,积极做好战士思想工作,消除悲观失望情绪,坚定必胜信念。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才胜与战友们一道,拦击敌人军车、夜袭敌人医院等,使得敌人坐立不安。民国25年春,在拔除南靖、平和、永定交界的下坂寮敌据点战斗中,打入敌人炮楼侦察敌情,机智灵活地缴获敌人3支步枪和200余发子弹,胜利完成侦察任务。 民国27年春,闽西南游击武装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开赴苏皖前线抗击敌寇。支队下辖三、四两个团,才胜任三团一营二连指导员。同年秋,部队挺进湖熟镇开辟茅山根据地时,才胜调四连任指导员。该连在苏南溧水、句容、江宁、南京等地区袭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消灭了大批敌人,严重挫败了日本侵略军的野心。在奇袭溧水洪兰埠敌人时,除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外,还活捕了一些日本侵略军,获得日军动向信息,同时缴获大量武器军械弹药。 民国38年春后,黄才胜先后担任四团三营营长、团参谋长等职。5月间,他亲自带一个排袭击江苏下蜀的敌火车站,炸毁火车头,使敌人无法通车。1940年初,才胜任支队下属大队长。7月间,调任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三团团长。不久,在国民党阻挠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东进黄桥的战斗中,才胜率领的三团歼敌一个整营,受到军部通电嘉奖。 皖南事变后,黄才胜调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团长。由于长期的戎马生涯,艰苦紧张而积劳成疾,1941年底,在江苏省南通县金场镇病逝,时年仅24岁。
黄才胜相关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团长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黄文 (1917~1983)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叶逢樟 (1917~1942)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田若 (1917~1990)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 蔡起八 (1917~1946)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 何文德 (1917~1948)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 吴奎 (1872~1941)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谢再发 (1904~1941)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曾玉成 (1914~1941)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 罗昕 (1893~1941)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 周乐生 (1914~194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范毓桂 (1878~1941)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