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泉州名人 杨嘉种

杨嘉种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泉州市 泉港区名人录

[公元1865年-1932年]

杨嘉种(1865~1932年,(附陈清源)1853~1922年)

杨嘉种,别名阿苗,泉州南门外亭店村(今属鲤城区江南乡)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晋江县园坂村蔡姓人家,10岁时卖给亭店村杨孙獭为长子。孙獭与其弟孙椷先后往菲律宾,在独鲁万开设零售商店,兼收购苎麻、椰干等土产。孙獭于30多岁去世后,商店由孙椷发展成洽成行,在宿务、树里爻等商埠设分支行,成为拥资百万菲币的大商行。

嘉种17岁时随叔父孙椷往菲律宾,在当地西班牙学校读书,后随叔父经商。25岁时接掌协成行,在马尼拉那士吗尔迓街设立洽成行总行,聘其舅父陈清源任总经理,在礼智、三描明达瑙(棉兰偌)等地开设30多个分支行店。配运土特产销售欧美,进口大米在菲各地销售。并自置孙獭号、仙厘龟叻号轮船和多艘小轮船,川行菲律宾各岛和越南。孙獭号不定期川行厦门—马尼拉之间,把大量乡亲引入菲律宾。杨嘉种在马尼拉设有宽敞的“浪邦”场所,供给往菲宗亲食宿,并月发6元零用费。家乡往菲的杨氏宗亲和其他亲友多为其所用,事业发展更为迅速。全盛时期,资产达1700万元菲币。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杨嘉种在家乡亭店村建造住宅,花费白银数十万元。该大厝结构宏伟,木、砖、石精雕细刻各种山水人物图案,历时11年才建成,为闽南传统民居代表作(现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厝落成,并为其母做60寿辰时,因他曾捐款赈济华北水灾,并托访菲律宾的清朝大臣向慈禧太后进贡一对4尺高的红珊瑚,受到诰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特赐“福”、“寿”两匾。

杨嘉种曾长期担任马尼拉华侨善举公所董事。1904年参与创办马尼拉中华商会,从第三届(1906年)起,4次任该会董事、6次任司库(该会第三把手)。1909~1911年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脱离善举公所,成立董事会,他曾捐巨款赞助,出任首届董事总理。1911年,与菲律宾小吕宋华侨宏济局及地方人士发起捐建泉州南门外顺洲桥。因募捐的款项不足,最后由他“揽尾”。民国初年,他还曾出任泉州华侨联合会(即泉州华侨公会)总理。

杨嘉种56岁以后,因后继乏人,在商场剧烈竞争中,事业逐渐衰败。1932年去世。

陈清源,杨嘉种舅父。泉州新门外斗南村(今属鲤城区江南乡)人,咸丰三年(1853年)生。18岁往菲律宾,受佣为伙计,兼习经商。后任外甥杨嘉种的洽成行总经理。嗣自营商业,先后开设瑞源米行、泉源布庄、聚德源苎业公司。继又在独鲁万、架礼迓社开设分支店,在马尼拉创设益源米行,并投资于瑞成铁业公司。

陈清源发迹后,坚持俭德,自奉甚薄。商业上的盈利不愿用于购田建房,而对慈善公益却不遗余力慷慨捐输,其名望一度出于杨嘉种之上。对马尼拉华侨善举公所多所捐输,长期任该公所董事。1904年参与创办马尼拉中华商会。1911年起,历任该会董事、副会长(1913年,第十届)、商务调查股主任、司库。1908年发起创办宗亲团体有妫堂,曾任该堂总理、董事。民国初年,历任泉州华侨联合会总理、泉州华侨女子公学董事等职。

1915年以后,陈清源年迈力衰,且缺乏得力助手,在商场角逐中,所营各业均遭挫折,损失不赀,乃将生意收盘。抱着“我不负人”的宗旨,对繁重的债务一一进行清偿,不爽分毫,被誉为“商界失利者之第一大丈夫”。

民国11年(1922年)卒于乡。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蔡联芳 (1865~1922)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黄倬云 (1865~1950)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陈浚芝 (1865~1911)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蒋拯 (1865~193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谢葆璋 (1865~1940) 谢葆璋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

张炳铭 (1902~1932)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林翀鹤 (1863~1932)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郭节 (1906~19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吴记藿 (1866~193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郑维新 (1911~193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张际升 (1872~1932)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12

送花
13
上一篇:林青龙
下一篇:李周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泉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