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福州名人 王嶽

王嶽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福州市名人录

[公元1915年-1985年]

王嶽(1915~1985年),又名钟五,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22年(1933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化学研究所、昆明清华大学植物生理研究所、成都华西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探索出粪便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沼气的过程和提取方法。民国30年,由司徒雷登引荐,赴美国新泽西州拉格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两年后,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和一把SIGMX金钥匙,并被聘为美国默克药厂化学治疗研究所研究员。民国33年回国,先后在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室、重庆药学专门学校、南京中央大学卫生工程系及上海市卫生局等任职。民国38年1月,被聘为福建研究院研究员,后转任协和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4月,任福建师范学院教授,并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3年,在福建师范学院成立抗生素研究室。1955年,王嶽从链丝菌中找到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放线菌素“23-21”的产生菌。并提取结晶,为中国发现第一个抗生素药品。1966年,王嶽和助手们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庆大霉素的产生菌,并于1969年正式投入生产。“文革”中,王嶽受到严重破孩。粉碎--集团后,出版译作《生物学家的物理化学》。1978年,王嶽参加编审的《抗生素物理化性质》及研究成功的庆大霉素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兼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教授,当选为福建科协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1981年,在中国首倡并组织“干发酵”产生沼气的科研工作。1982年,王嶽所领导的微生物研究所又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出新的抗感染氨糖类抗生素--紫苏霉素和武夷霉素的产生菌,把中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推向更高阶段,母校美国拉格斯大学授予“R”纪念章。同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王嶽历任民革中央委员、常委,民革福建省委常委、副主委,省政协二、三届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一生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和译著,主编《抗生素》一书,并出版《王嶽教授论文集》。


  相关院校:

燕京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许亚 (1915~1982)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

甘景镐 (1915~1991) 福建省福州市

萧永智 (1915~1943)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梁洪涛 (1915~1986)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何功伟 (1915~194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王世中 (1913~1985) 福建省福州市

王一平 (1919~1985) 福建省福州市

林赶山 (1908~1985) 福建省福州市

严群 (1907~1985) 福建省福州市

耿田 (1911~1985)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

何柱国 (1897~1985) 广西自治区玉林容县

11

送花
13
上一篇:方徽石
下一篇:吴仲禧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福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