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安徽铜陵名人 余霖

余霖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铜陵 枞阳名人录

清[公元1725年-?]

余霖(1725一?),字师愚,今会宫镇余街人。余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因屡试不中,遂弃儒学医。乾隆年间,瘟疫流行,万人一病,多方治疗无效。时余霖客住中州(今郑州),父在家亦染此症被当地医生误治身亡。为此,霖抱恨激愤攻读医学,研究出生石膏治“热疫”症的医方。生石膏性寒味淡而薄,能清胃热,他将其应用于临床,每获奇效。数年后,霖至京师,又逢大暑,瘟疫大作,清廷显贵冯应榴之妾亦患此症,呼吸将绝,余霖以大剂量石膏配药,应手而愈。由此,医名大振,求医者终日不绝。

余霖在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并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疠气”为病皆从口鼻而入的观点,指出疫毒入胃非大剂量石膏麒不足以治,他独配制“清瘟败毒饮”的名方,制服热性瘟疫成功。从此,使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后“踵其法者,活人无数”。为使更多的人辨认热疫与伤寒的区别,余霖晚年将自己30年刻苦钻研医术的成果和临床经验,著成《疫诊一得》一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刊行于世。在书中提出了瘟疫与伤寒两者互相区别的6条标准,为后世医家诊断瘟疫指明途径。书中列举瘟疫52症状,72条款,将此症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作了详细说明。书中还特别介绍“清瘟败毒饮”的配制、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余霖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其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诊的治疗0,创制出“清瘟败毒饮”这一奇特方剂;并根据疫诊不同的病状,分为大、中、小3种配方;设立此方的“52种加减法”,验之于临床,至为切用,受到当时及后世医家的重视。清代四大瘟病学家之一的王孟英赞誉《疫诊一得》时说:“独识淫热之症,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称仲景之功臣。”



  同年(公元1725年)出生的名人:

蒋士铨 (1725~1784) 清代诗人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王杰 (1725~1805) 清朝状元、名臣 陕西省渭南韩城

余国才 (1725~1806) 陕西省商洛柞水县

白修 (1725~1812)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克莱芙 (1725~1774) 欧洲英国

10

送花
13
上一篇:张逸民
下一篇:方维仪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铜陵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