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桐城名人录 [公元1913年-1954年] 叶丁易(1913~1954),名鼎彝,笔名孙怡、访竹、光隼之等,桐城县城关镇人,当代史学家。 叶丁易出身于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在家攻读古文,进中学后,酷爱文学,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民国24 年(1935 年)在北师大中文系读书时,曾参加“一二·九”-,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去四川,先后在成都联中、女子职工学校、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民国30年去兰州,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四川剧专讲师。民国33 年回成都从事专业工艺工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 年当选为民盟四川省委委员,并任文协成都分会常务理事,与叶圣陶、陈白尘等共同领导了文协成都分会的工作。同年8 月去四川三台县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华西日报》、《华西晚报》、《新民报》用各种笔名发表文章,为坚持团结抗日呐喊。 民国35 年5 月,他因支持-,被东北大学解聘,遂应民盟之邀,任重庆《民主报》总编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与邓初民等共同主持重庆盟务。此时,他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民主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反对0,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主张。同年秋冬之际,国共谈判破裂,《民主报》被查封,他应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之邀,回母校任中文系副教授,不久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北平市委-部徐冰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北平文化界革命活动。民国36 年,被选为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任《民主周报》主编。此时,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10月,被地下党组织护送到解放区,安排在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民国37 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后,叶丁易任研究部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同年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出席华北人民代表大会。 民国38 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他以军代表身份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接管工作,后任北师大校务委员会委员、中文系教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九三学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召开时,他以九三学社全国政协候补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继又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1952年后,任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缅友好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叶丁易矢志历史和文学研究,其著作和作品有《明代特务政治》、《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战斗的朝鲜后方》、《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丁易杂文》、《过渡》、《雏莺》等。1953年,由高教部派往莫斯科大学讲学,次年6 月27 日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大学讲坛。他逝世后,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相关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吴则虞 (1913~1977)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王莹 (1913~1974)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孙多慈 (1913~1975) 著名国画家 安徽省淮南寿县 吴寿祺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洪谟 安徽省安庆 同年(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 胡知非 (1880~1954) 上海市 唐文治 (1865~1954) 江苏省苏州太仓 裴济华 (1902~1954)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高世读 (1873~1954)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 余云岫 (1879~1954)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郑抱真 (1897~1954)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