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安徽六安名人 高一涵

高一涵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六安 金安区名人录

[公元1885年-1968年]

高一涵(1885~1968),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今六安市南官亭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生。幼时聪颖好学, 13 岁能作诗文,14 岁中秀才。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民国元年(1912 年),自费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法专业。民国5 年回国,与李大钊同办《晨报》。民国7 年,任北京大学编译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其间,与-、李大钊均交往甚密。经常为-主编的《新青年》撰稿,并协办《每周评论》,积极宣传科学与民主。后与章士钊 办《甲寅日报》,与李四光、丁西林等办《现代评论》,与胡适办《努力月刊》。他的不少文章被选入民国时期中、小学课本。

民国14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5 年,由李大钊、高语罕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北伐军到达武汉,经李大钊推荐,去武汉留任中山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兼任法科委员会主委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委员会主任等职。后又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

民国16 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后,高一涵脱离中-组织,避居上海,任上海法政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和吴淞中国公学教授及该校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民国20 年,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民国24 年任两湖(湖南、湖北)监察使。民国29 年,去兰州任甘宁青监察使。抗战胜利后,回武汉复任两湖监察使。高一涵在十几年政治生涯中,廉洁自守,伸张正义,利用其身份,多次掩护董必武、周新民等共产党人。

民国38 年4 月,国民党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委员,他坚辞不就,隐居南京,并与中共秘密取得联系,与朱子帆、沈子修等民主人士,为迎接南京解放做了不少工作。

建国后,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0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江苏省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8 年4 月,病逝于北京。

高一涵一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大纲》、《欧美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此外还翻译《杜威实用主义》、《杜威哲学》等书。另有诗集《金城集》。


  高一涵相关

高一涵旧居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人物关系:

搭档:

沈尹默 (1883~1971) 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 (1891~1962)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程霖生 (1885~1943)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丁绪贤 (1885~1978) 安徽省阜阳

马潮水 (1885~1974) 浙江省绍兴嵊州

叶昌焘 (1885~1961) 上海市青浦

周龙光 安徽省滁州定远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丁永泉 (1892~1968) 安徽省安庆桐城

洪镕 (1877~1968)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吴景超 (1901~1968)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李凤鸣 (1906~1968) 安徽省滁州凤阳

余介石 (1901~1968)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胡稷咸 (1899~1968)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9

送花
13
上一篇:刘樾
下一篇:杨传德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六安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