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临平区名人录 [公元1905年-2003年]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 有《施蛰存文集》。 人物经历 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水亭子)。 1913年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 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 1923年入上海大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 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翻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的《倍尔达· 迦兰夫人》。 1928年後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 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底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 1935年应聘上海杂志公司,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〇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9年任教云南大学,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1943年任教厦门大学,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52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1954年《轭下》新版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年编撰《後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 1974年 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 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 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 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沈浮 (1905~1994) 天津市 沙可夫 (1905~1961) 浙江省嘉兴海宁 严敦易 (1905~1962) 江苏省镇江 褚圣麟 (1905~2002) 浙江省杭州 李竹如 (1905~1942)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 同年(公元2003年)去世的名人: 石果 (1917~2003) 贵州省遵义 赛福鼎·艾则孜 (1915~20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新疆自治区阿图什阿图什市 任钧 (1909~2003)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任访秋 (1909~2003)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