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江苏苏州名人 翁曾桂

翁曾桂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苏州 常熟名人录

清[公元1837年-1905年]

翁曾桂(1837—1905),字筱珊,一作小山,江苏常熟人。翁同书三子,小名松儿。荫生。初以助饷奖郎中,分刑部。后官至浙江布政使。在刑部时,听断明决,屡平奇案,以京察一等记名。在湖南衡州府为官七年,整顿漕赋,创建书院,士民称之。江西按察使任上,时值银贱钱贵,将以钱代银,各州县丁漕核减征收,民困为苏。志称其明于庶狱,娴于吏事,居官务以培植寒畯,开通风气为己任。遇灾则筹济唯恐不力,勤政廉明。

翁曾桂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7月生于常熟。同治十二年(1873年)5月,翁曾桂补为刑部湖广司郎中,萱调浙江司。时年11月,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西太后干预下,翁曾桂作为刑部浙江司的承审人员,担任了该案的“主审”,亲自组织开棺验尸,证明并非毒死,实系因病死亡。其后,翁曾桂又参加了午门兵丁殴打太监事件,因问案认真,受到上下好评,刑部吏部引荐擢用,于是1881年(光绪七年正月)2月外放湖南衡州(今衡阳市)知府。他到任后,清理狱讼,宽猛相济,衡州秩序明显好转,并深得历任湖南巡抚卞宝第、玫韶等人的好评,此后,被调任常德知府和长沙知府。

光绪二十年七月(1894年8月),翁曾桂署湖南按察使。同月,江西按察使出缺,被擢任。1898年,翁同酥因支持光绪推行维新变法,开缺回籍。翁曾桂邀叔父在江西休养,1898年9月23日,电传谕旨,令翁曾桂捉拿翁同酥和门生内阁学士文廷武,翁曾桂以“内外确查,委无踪迹,不知现在何处”复奏,示意文廷武经过湖南转赴上海,最后逃到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1902年11月23日),翁曾桂简任浙江布政使。翁曾桂曾用自己历年积俸,在常熟城内造园林“之园”。1904年10月20日(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二日)翁曾桂因病陈情开缺,得旨允准,不久病逝,葬虞山。“文革”中,他的墓被打开,有目击者说:他的尸体虽历五十多年,仍未腐烂,“一身顶戴,栩栩如生”,被:“暴尸七日”。“之园”后改为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所藏字画,在1938年被日军劫掠。


  翁曾桂相关

清代浙江巡抚


人物关系:

曾祖:

翁咸封 (1750~1810)

爷爷:

翁心存 (1791~1862) 晚清大臣,翁同龢之父

父亲:

翁同书 (1810~1865)

兄弟:

翁曾源 (1834~1887)

叔伯:

翁同龢 (1830~1904)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翁同爵 (1814~1877)



  同年(公元1837年)出生的名人:

恽祖翼 (1837~1900) 江苏省常州

瓜尔佳·崧蕃 (1837~1905) 满洲镶蓝旗 辽宁省

张尚轩 (1837~1911) 革命烈士 贵州省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

王毓藻 (1837~1900) 湖北省武汉新洲区

许应锵 (1837~1896)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同年(公元1905年)去世的名人:

张家譓 (1870~1905) 湖北省黄石大冶

张乃修 (1844~1905) 江苏省苏州常熟

瓜尔佳·崧蕃 (1837~1905) 满洲镶蓝旗 辽宁省

裕庚 (?~1905)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

周叔川 (1856~1905)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

黄华宽 (1823~1905)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13

送花
13
上一篇:张鸿
下一篇:李祖根

最新评论

八字运势测算
姓 名:
   
生 日: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苏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