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西大同名人 北魏孝文帝元宏

北魏孝文帝元宏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大同市 云州区名人录

南北朝[公元467年-499年,中国古代十大贤君,北魏皇帝]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他继皇帝位,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冯太后一方面继续培养教育年幼的皇帝,使其逐渐了解治国方略;另一方面对北魏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均田制、新租调制、三长制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这些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正月,孝文帝开始处理国事。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

孝文帝鉴于平城偏居北边,不利于统治全国,气候条件也不适宜做京城,遂决心迁都。他把目标定在中国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都城的中原洛阳。但北魏达官贵人多为鲜卑人,他们世代居于北方,不愿到南方洛阳,因此,迁都阻力非常大。孝文帝为了能较为顺利地达到迁都的目的,遂采取了一些手段,并最终实现了愿望。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假称出兵伐南齐,亲率20万大军及文武官员从平城向南进发。九月到达洛阳后,即下令暂时停留,他巡视汉魏晋故城殿址,察看洛河桥及太学的汉魏石经。此时正值雨季,大军从平城到洛阳,一路上淫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卒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随行大臣叫苦不迭。孝文帝装作没看见。有一天,天还下着大雨,他却身着戎装,骑在马上,下令三军继续南进。众大臣纷纷跪于马前,苦苦劝阻。孝文帝说,南征是大事,怎可说停就停,形同儿戏;若不南征,只有定都洛阳。群臣无奈,只得同意。就这样,迁都之事定了下来。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更加大了汉化改革的力度。首先是从穿衣说话这些风俗习惯上开始。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孝文帝下诏,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次年六月,又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汉话。在具体实行上,又考虑年龄因素,规定30岁以上者可暂不强行,30岁以下的,在朝上必须说汉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同时,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一律葬于洛阳,不得北还。他还下令将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等。他还规定,鲜卑人要与汉人通婚,不仅他自己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5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

此外,孝文帝还改革官制和礼乐律令,一律依照魏晋南朝,遵从汉制。他重视汉文化教育。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他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通过这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制。由于汉化改革扩大了其统治基础,社会制度、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也得到缓和。

但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阻力首先来自太子。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与其亲信密谋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立即返回洛阳,将其痛斥、杖责、囚禁,后又将其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勾结镇北大将元思誉等在平城发动政变。孝文帝果断地派任城王元澄率兵讨平叛乱。通过这些行动,沉重打击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有力地保障了汉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在推行汉化改革的同时,孝文帝仍念念不忘统一大业。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年仅33岁的孝文帝由于积劳成疾,病逝于南伐途中。后被葬于洛阳北邙山上,号曰长陵。


  北魏孝文帝元宏相关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人物关系:

鼻祖:

拓跋郁律 (?~321) 鲜卑族

远祖:

拓跋什翼犍 (320~377) 鲜卑族

太祖:

拓跋寔 (?~371)

烈祖:

道武帝拓跋珪 (371~409) 北魏开国皇帝

天祖:

明元帝拓跋嗣 (392~423) 北魏第二任皇帝

高祖:

太武帝拓跋焘 (408~452) 北魏第三位皇帝

曾祖:

拓跋晃 (428~451) 鲜卑族

爷爷:

文成帝拓跋濬 (440~465) 北魏第五位皇帝

叔祖父:

拓跋休

拓跋子推

拓跋新成 (?~470)

拓跋天赐

拓跋桢 (?~496)

拓跋长寿

拓跋胡儿 (?~463)

拓跋万寿 (?~462)

拓跋太洛 (?~468)

拓跋小新成

拓跋洛侯 (?~461)

拓跋云 (446~481)

父亲:

拓跋弘 (454~476) 北魏第六位皇帝

儿子:

元悦 (?~532)

元恂 (483~497)

元怀 (488~517) 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五子

孙子:

北魏孝武帝元修 (510~535)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孙女:

元季艳 (?~544) 北魏华阳公主

元怿 (487~520)

孙子:

元亶 (?~537)

曾孙: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524~552) 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

元巶 (505~528)

元愉 (488~508)

孙子:

元宝炬 (507~551) 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

曾孙:

元钦 (525~554)

拓跋廓 (537~557) 鲜卑族

元宝月 (?~524)

元宝晖 (?~528)

曾孙:

元钊 (526~528) 北魏皇帝

北魏宣武帝元恪 (483~515) 北魏第八位皇帝

儿媳:

北魏宣武帝胡皇后 中国十大太后

孙子:

北魏孝明帝元诩 (510~528) 北魏第十位皇帝

元恌 (494~500)

女儿:

元瑛 (489~525)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女儿,长乐公主

女婿:

高猛 (483~523) 北魏外戚大臣

兄弟:

元勰 (473~508)

侄子:

元子直

元子攸 (507~531) 北魏第十一位皇帝

元劭 (?~528)

元子正

元干 (469~499)

元详 (?~504)

侄子:

元顼

元颢 (485~529)

元雍 (?~528)

元禧 (?~501)

元羽

侄子:

北魏节闵帝元恭 (498~532) 北魏第十三位皇帝

妃子:

高照容 (469~497) 宣武帝元恪生母

岳父:

高扬



  同年(公元467年)出生的名人:

萧晔 (467~494) 南齐萧道成第五子 江苏省常州武进

宋顺帝刘准 (467~479) 南朝宋皇帝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

阳固 (467~523) 北魏学者 天津市蓟州区



  同年(公元499年)去世的名人:

谢朓 (464~499) 竟陵八友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

谢眺 (464~499)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

徐孝嗣 (?~499) aaa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萧遥光 (468~499) 江苏省常州武进

元干 (469~499)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元彬 (364~499)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12

送花
13
上一篇:李广金
下一篇:刘钰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大同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