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 邯山区名人录 [公元1914年-1939年,革命烈士]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击往杞县傅集建立据点的日军。待敌军进入伏击圈,即指挥部队出击,敌死伤惨重。后于追歼残敌时中弹牺牲。时年25岁。 马庆华,原籍河北省邯郸市,1914年出生,回族。父亲是开封铁路工人,7岁时随父在开封扶轮学校读书。抗日开始后,在开封扶轮小学以当工友为掩护,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8年6月,杞县县城沦陷后,马庆华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曾参加歼灭张玉如、胡祥生、马培善、李五林等伪、顽、会、所的战斗。 主要事迹 1939年5月马庆华任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主持全区党和部队的工作,并领导和选派王介夫筹备、组建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和20多个分团,向主力部队输送兵员。1939年8月5日晨,马庆华得到情报说有支日军400余人,携带了3挺机枪、3门大炮,正在安庄停留,企图沿杞太公路北上,到付集安插据点。为粉碎敌人的阴谋,马庆华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埋伏在宋庄北边及宋庄东头公路两侧,对敌人进行伏击。鬼子措手不及,伤亡很多,退到公路东侧的高粱地后,疯狂向我方射击。为夺取敌人的机枪,马庆华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1944年8月,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于杞县、太康边建立以马庆华烈士名字命名的庆华县抗日民主政府。1946年庆华县取消。
马庆华相关 老党寨烈士墓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治委员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罗会廉 (1914~1944)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 李江波 (1914~1988)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陶渠 (1914~1971) 江苏省南京 于化虎 (1914~2004)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马永顺 (1914~2000) 新中国第一代伐树工人与造林英雄 天津市宝坻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 何鸣 (1903~1939) 海南省万宁 王绍经 (1860~1939) 海南省琼海 张同孚 (1884~1939)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于敬一 (1913~1939) 天津市蓟州区 爱莲君 (1918~1939) 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评剧爱派创始人 天津市红桥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