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 南皮县名人录 清[公元1791年-1856年] 张锳(1791年—1856年),字右甫,一字春潭,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 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桃知县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诸州县官,以清明廉洁、勤于政事、兴学育人著有治绩,升黎平知府。二十一年(1841年)署兴义府知府,升遵义府知府、贵西道道尹,未久,要求还任兴义府知府。咸丰五年(1855年)升贵东道道尹,翌年病逝于任上。 张锳先后任兴义府知府10余年,培修招堤风景名胜,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墓,开辟府城通广西的驿道,主修《兴义府志》,政绩卓著,尤以兴学育人受到社会广泛称赏。见府城珠泉书院破败不堪,便率先捐廉俸银1000两,倡导士绅捐银2000两,重建书院,并更名桅峰书院,所余银两用于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和增建城乡义学。兴义府试院规格狭小,房屋倾圮,张锳自捐廉俸银1000两,并向府属各州县劝捐银30800两,亲作规划设计,选派得力士绅管理,严格监督施工,一年多时间竣工,新试院规模宏阔,建筑精良,时称“甲于天下”。还用节余的银两为前来应试的学子添置一应用具,受到合府学子的称赞。桅峰书院藏书寡少,张锳一面将自己携带的书籍千余册献出,一面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广州等地购回一批书籍,使广大学子求知欲得到满足,知识面扩大。 张锳厚爱积极向上的青年学子,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到桅峰书院执教;听政之余,他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并亲自评阅学生课卷,鼓励诸生无论在培养品德、操行上,还是在钻研学业上,都应相互切磋砥砺,取人所长,补已所短。张锳还经常训示随其到兴义府求学的子侄张之洞、张之渊、张之清,要求他们不能沾染纨绔习气,要与府学诸生友善、互学。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比较知名的有官到内阁学士的景其浚、诗人张国华、书院山长贵天乙等人,民间称为“旷古未有”。 张锳之子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出生于贵阳六洞桥。自幼聪明好学,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二名,成为“探花”。曾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光绪初年出任山西巡抚,升两广总督,调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后入京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事务。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清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学者,著有《张文襄公全集》行世。其《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名噪一时。
人物关系: 儿子: 张之洞 (1837~1909) 晚清四大名臣,南粤先贤 孙子: 张仁蠡 (1900~1951) 曾孙: 张厚粲 张仁侃 (1885~1945) 同年(公元1791年)出生的名人: 吴健彰 (1791~1866)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詹姆斯·布坎南 (1791~1868) 美国第15任总统 美洲美国 迈克尔·法拉第 (1791~1867)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 欧洲英国 车尔尼 (1791~1857) 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 欧洲奥地利 庄瑶 (1791~1865)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同年(公元1856年)去世的名人: 姚天健 (1765~1856)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吴式芬 (1796~1856)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杨以增 (1787~1856)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海因里希·海涅 (1797~1856) 欧洲德国 罗伯特·舒曼 (1810~1856) 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欧洲德国 黄本骥 (1780~1856)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