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河北唐山市名人 白玉霜

白玉霜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唐山市 滦州市名人录

[公元1907年-1942年,评剧表演艺术家]

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旦角。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白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生于1907年。白玉霜自幼随父亲唱戏走江湖,11岁学京韵大鼓,14岁改学评剧,演出于青岛、大连一带。后拜师孙凤鸣学习评剧,成为孙家戏班的主角。师父给取的名字叫桂珍,所以早年戏报用的是李桂珍的名字,成名后才改为白玉霜。

白玉霜唱红后,她母亲就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挑大轴的自然是白玉霜。1928年白玉霜利用旧有剧团组建成华北戏社,活动于京、津一带达数年之久。白玉霜戏唱红了,人出名了,麻烦也接踵而至。1934年北平市长袁良请白玉霜吃饭,白玉霜则婉言谢绝了,市长觉的没面子,便借口白玉霜的戏内容不健康,有伤风化,而把她驱逐出境。白玉霜便来到上海,这一时期她的艺术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934年白玉霜在上海与钰灵芝、爱莲君合演《花为媒》、《空谷兰》、《桃花庵》、《马震华哀史》、《珍珠衫》,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演京评两腔的《潘金莲》及电影《海棠红》等剧,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视,白玉霜也声誉日隆。白玉霜的演唱艺术不仅折服了上海的观众,也使文艺界对她刮目相看。《时事新报》上刊登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 的文章,赞誉白玉霜为评剧皇后,也有报纸称她为评剧坤角泰斗。1936年,明星公司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电影《海棠红》轰动了大江南北,不仅提高了白玉霜知名度,也扩大了评剧的影响。1937年后长期在北平演出,使年轻的评剧日臻成熟。

艺术特色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富于抒情性,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

艺术传承

养女小白玉霜(李再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表演艺术风格。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

个人能力

白玉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她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白玉霜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她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白玉霜的表演火辣、细腻、真切、传神。她为了细腻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利用她宽厚甜润的好嗓子,把过去口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加强了唱腔旋律,形成了宽厚洪亮,低回婉转,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她的唱腔平稳中蕴含着热情和力量,给人一种深沉悲怆的感受。在伴奏器乐中加进二胡,在化妆、服装上也有许多创新。

主要作品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花魁从良》、《马寡妇开店》、《双蝴蝶》、《玉堂春》、《潇湘夜雨》、《老妈开磅》、《豆汁记》、《赵芸娘》、《花为媒》、《马震华哀史》等。


人物关系:

养女:

李再雯 (1922~1967) 小白玉霜

学生:

李再雯 (1922~1967) 小白玉霜

徒孙:

刘萍 小白玉霜的弟子,白派传人

重徒孙:

王冠丽 白派表演艺术第四代传人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王庆丰 (1907~194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贾庭权 (1907~1938) 天津市蓟州区

三木武夫 (1907~1988) 日本第66代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亚洲日本

刘凌沧 (1907~1988)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

范哈哈 (1907~1987) 浙江省杭州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

石光 (1910~194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张济 (1913~1942)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

王文龙 (1908~194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朱志 (1891~1942) 天津市蓟州区

苏连存 (1913~194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常云卿 (1913~1942) 河北省唐山市

11

送花
13
上一篇:张顺
下一篇:张济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唐山市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